1、应该是硝基胍与乙二胺反应制备咪唑烷,产品外观发黄,道理及原理应该很简单。
2、继续加蒸馏水稀释,络合盐即分解,先形成碘化铋而生成橙色的氧碘化铋沉淀物。 KbiI4+HO →BiOI↓+2HI+KI 如Bi3+浓度较小时,此步反应现象不太明显。 (2)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硫酸酸化,加10%硫脲溶液,即呈深黄色。
3、因为盐酸会与铁锈反应生成氯化铁,铁离子能使溶液呈黄色。盐酸侵泡完不能用硝酸侵泡一下,因为硝酸有强氧化性,又会将铁氧化成氧化铁。
1、在海水中,溴总是以溴化镁和溴化钠的形式存在。
2、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3、有溴化硫么??。。我听过溴化氢,CH3-OH+H-Br=CH3-Br+H20这是溴化氢的反应。换成溴化硫的话如果会反应应该是 CH3-OH+S-Br=CH3-BR+HS0这是一个烂八七糟的物质,所以说,应该不会反应。
4、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热量,生成无色气体,有刺鼻气味(二氧化硫)。硫磺在空气中燃烧:连续燃烧,放出热量,有淡蓝色火焰,产生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硫)。
5、BrSO2蒸气的混合气体(在无水条件下,SO2和Br2可以共存)。NaBr + H2SO4 = NaHSO4 + HBr 2NaBr + 2H2SO4 = Na2SO4 + Br2 + 2H2O + SO2 制备溴化氢通常采用溴化钠跟浓磷酸反应。
6、中和法:使用碳酸氢钠为原料:将碳酸氢钠溶于水,然后用35%—40%氢溴酸进行中和,反应得到溴化钠溶液,浓缩后冷却,析出二水合溴化钠。过滤,用少量水溶解二水合物,滴加溴水至刚出现溴的颜色。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属于我国法定职业病,铅及其化合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大气、饮水、食物中有微量铅进入人体。铅在人体主要以不溶性磷酸铅形式沉着蓄积于骨骼中,也有小量蓄积于脑、肝、肾及其他脏器。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修订,将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分为6类:粉尘:包括矽尘、煤尘(煤矽尘)、石墨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等。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管理情况汇总表】填写近1年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参加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健康体检的情况。
化工厂、矿厂、生物制药等单位 职业危害因素是造成职业病的原因。
对,但温度不可过高,否则浓硫酸会把产生的溴化氢氧化成溴单质。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热量,生成无色气体,有刺鼻气味(二氧化硫)。硫磺在空气中燃烧:连续燃烧,放出热量,有淡蓝色火焰,产生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硫)。
溴化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溴化氢。醇与溴化氢,加热反应生成卤代烃。
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 HBr 氧化,因此,2NaBr+3HSO(浓)== 2NaHSO+Br+SO+2HO ,并以该反应为主。溴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结块,但不潮解。
首先如同氯化钠和硫酸反应一样生成,硫酸氢钠,和卤化氢,然后溴化氢和碘化氢被硫酸氧化产生卤素和二氧化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