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和溴水不发生反应,但甲苯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而使溴的甲苯溶液与水分层,溴的甲苯溶液密度比水小,且呈橙红色,位于水的上层。(不是化学反应,而是物理变化。
此外,反应也可能会受到产物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取向效应影响,导致生成不同的产物异构体。
甲苯能与液溴反应,且随条件的不同产物不同。若用溴化铁作催化剂,则是苯环上甲基的邻对位上的氢被取代。产物是溴甲苯。C6H4(CH3)Br,还可以有二溴、三溴代甲苯。若是光照,则是甲苯侧链甲基上的氢被取代。

溴化钠和苯反应生成了橙黄色的溴化苯。溴在水中会生成溴化氢和次溴酸(可逆反应)。Na2CO3呈碱性,能与溴化氢和次溴酸反应,导致可逆反应生成溴化氢。
HBR无色。BR在气态溴中为红棕色,在液态溴中为暗红色,在固态溴中为黑色,在室温下纯溴化苯是一种无色的油状液体,在溴化铁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在实验室合成了液态溴化苯和溴化苯。
Br2是深棕红色液体,HBr是无色气体,溴苯是无色油状液体。
系统命名法为1-甲基-3-溴苯 习惯命名一般是间溴甲苯。
正规的命名是1-甲基-4-溴苯,对溴甲苯叫惯了,以“邻间对”命名苯系衍生物不按取代基大小排序,而是先确定主链名,比如甲苯,乙基,苯甲酸,苯甲醛,然后再将其他苯环上的取代基按邻间对命名。
由于苯的同系物的命名,一般以苯为母体,所以部分人认为1-甲基-3-乙基苯最适合。但阿柯认为,1,3-甲乙苯和3-甲基乙苯也没问题。因为苯同系物只是一般以苯为母体命名,没有明确说必须以苯为母体命名。
而在中文排名中,是按取代基的元素质量或者分子量来决定的。重的排后。因此是1-甲基-2-溴。当排列顺序决定后,数字小的排前,即按1-,2-,3-取代基排列。因此是1-溴-2-甲基,或者是:1-溴-2-氯;等等。
-甲基-3-硝基苯的正确命名应该叫间硝基甲苯。工业上是通过甲苯的硝化来制备间硝基甲苯的。由于甲基是邻对位定位基,所以反应主要生成邻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间硝基甲苯只是副产物。
1、甲苯(CHCH)和溴(Br)之间的反应是一个取代反应。
2、甲苯与溴的反应方程式:C6H5-CH3+3Br2---3HBr+2,4,6三溴甲苯 甲苯: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 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相对密度0.866。凝固点-95℃。
3、甲苯(C6H5CH3)和溴(Br2)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代甲苯(C6H5CH2Br)。
4、在化学方程式中甲苯+Br2=FeBr3=邻溴甲苯或对溴甲苯+HBr。因为甲苯与液溴反应的方程式为甲苯+Br2=FeBr3=邻溴甲苯或对溴甲苯+HBr。
5、在Fe或FeBr3做催化下会和苯环上的H发生亲电取代,得到邻溴代甲苯或对溴代甲苯。(见定位基效应):C6H5CH3+Br2--Fe--C6H4BrCH3+HBr 具体的方程式由于没有图,所以不是很好看。
6、甲苯+Br2=FeBr3=邻溴甲苯或对溴甲苯+HBr,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液溴是纯净物,常温下溴是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液溴是红棕色发烟液体,相对密度119克每立方厘米(20℃),熔点-2℃,沸点578℃。
没有区别,两者是同一物质。溴苯又叫对溴甲苯、溴甲苯,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为有毒化学品,吞食有害,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对溴甲苯属白色结晶。熔点25℃,沸点183℃,69℃(33kPa),相对密度3955(20/4℃),折光率5477。对溴甲苯溶于乙醇、乙醚和苯,不溶于水。
氢氧化反应:二溴已基苯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对甲基溴苯则不能。硫酸银反应:二溴已基苯可以与硫酸银反应生成银黑,对甲基溴苯则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