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然3°H的反应速率比1°H快(氯气约为5:1左右),但是3°H只有一个,1°H有9个,相比之下还是1°H反应的多一些。
2、两种,一种是取代了伯碳原子上的氢,另一种是取代了叔碳原子上的氢。而且该取代反应以后者为主,原因是叔碳自由基稳定性大于伯碳自由基。
3、因为有同分异构的现象存在。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一氯取代反应,那么生成物一定有HCI和一氯取代物,但是这里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结构图如下。氯原子取代的位置不同,生成物是不一样的。
4、产率过低原因:叔丁醇与浓盐酸反应不够充分。分液洗涤过程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开关没控制好,造成漏液,损失部分产物。干燥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过多,产品吸附在氯化钙上,造成损失。产物转移过程中造成损失。

1、C4H9Cl有四种结构:CH2ClCH2CH2CH3(1-氯丁烷)、CH3CHClCH2CH3(2-氯丁烷)、(CH3)2CHCH2Cl(2-甲基-1-氯丙烷)、(CH3)3CCl(2-甲基-2-氯丙烷)。
2、取代后的产物为2-甲基-1-氯丙烷和2-甲基-2-氯丙烷。(3)F可以与Cu(OH) 2 反应,故应为醛基,与H 2 之间为1:2加成,所以还应含有碳碳双键。从生成的产物3-苯基-1-丙醇分析,F的结构简式为 。
1、该物质属于卤代烃。相当于烃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替换。
2、-氯丁烷属于伯卤代烃。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1-氯丁烷是伯卤代烃的一种一氯代物,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1-氯丁烷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3、可以使用硝酸银的醇溶液鉴别。1-氯丁烷加热后才能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2-氯丁烷片刻后即可产生白色沉淀,而2-甲基2-氯丙烷在室温下立刻会产生白色沉淀。根据沉淀产生的快慢即可鉴别。
1、这个是结构简式。结构式还需要把C-H键都表现出来,你应该会,如果不会,请追问。
2、-甲基-1-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2,分子中有两种等效氢,所以一氯代物有两种。
3、那么一氯代物就一种:CH3CH2Cl 丙烷也对称,可是对了一个亚甲基-CH2-,这上边的氢原子可以被取代。
1、ClCH2CH(CH3)2(2-甲基-1-氯丙烷)、ClC(CH3)3(2-甲基-2-氯丙烷)是2-甲基丙烷(异丁烷)的一氯代物,不是丁烷的一氯代物。
2、主链有4个碳原子且氯原子在第一个碳上面的1-氯丁烷,结构式如下。主链有4个碳原子且氯原子在第二个碳上面的2-氯丁烷,结构式如下。
3、C3H7Cl有两种结构:CH3CH2CH2Cl(1-氯丙烷)、CH3CHClCH3(2-氯丙烷)。
4、请看下图,很简单。这个是结构简式。结构式还需要把C-H键都表现出来,你应该会,如果不会,请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