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氯化钠 650℃烘 3h 后使用。甲醇 农残级。
2、碳氢溶剂:即石油溶剂,洗涤效果好,用此类溶剂洗完后的衣物,无四氯乙烯洗涤常有的异味,对人体和环境无污染。三氯乙烷:三氯乙烷除油效果非常好,特别是白色织物。一些特殊的工业洗涤仍用三氯乙烷作为干洗剂。
3、氯乙烯还用于生产其他氯乙烯共聚物和氯化衍生物。氯乙烯可以与多种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如醋酸乙烯、丙烯酸酯等,生成具有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这些共聚物在涂料、胶粘剂、纤维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1、属于甲类火灾是干草、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甲类火灾即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如干草、木材、棉、毛、麻、纸张等,这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F六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2、甲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新的标准中,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3、甲类火灾是由固体物质燃烧引起的,如木材、纸张、布料、橡胶和塑料等。这类火灾产生大量热能和烟雾,火焰稳定,不易迅速蔓延。甲类火灾可细分为:甲A火灾为有机固体物质燃烧,甲B火灾为可熔化固体物质燃烧,甲C火灾为难以熔化的固体物质燃烧。扑救甲类火灾主要使用水、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
4、火灾一共分为六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5、甲类。闪点小于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的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物质。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NH3,SO2,Cl2,Br2,NO2,HCl 就这几个。
刺激性毒物中毒,如:氨、氯、光气、二氧化硫、硫酸二甲酯、氟化氢、氯丁二烯等。窒息性毒物中毒,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丙烯腈等。麻醉性毒作用,主要指一些脂溶性物质,如:醇类、酯类、氯烃、芳香烃等。对神经细胞产生麻醉作用。
刺激性毒物:如氨、氯、光气、二氧化硫、硫酸二甲酯、氟化氢、甲醛、氯丁二烯等,可导致中毒。 窒息性毒物: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丙烯腈等,通过阻碍呼吸导致中毒。 麻醉性毒物:主要包括醇类、酯类、氯烃、芳香烃等脂溶性物质,它们可对神经细胞产生麻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