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烃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有哪些

苯在工业上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化工原料。它可以通过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生成一系列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用来制造塑料、橡胶、纤维、染料、去污剂、杀虫剂等。大约10%的苯用于制造苯系中间体的基本原料。

用于有机合成和用作溶剂。主要用于生产苯乙烯,进而生产苯乙烯均聚物以及以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共聚物(ABS,AS等)。乙苯少量用于有机合成工业,例如生产苯乙酮、乙基蒽醌、对硝基苯乙酮、甲基苯基甲酮等中间体。在医药上用作合霉素和氯霉素的中间体。也用于香料。此外,还可作溶剂使用。

单环芳烃主要包括苯及其同系物,如甲苯、二甲苯等。 稠环芳烃包括萘、蒽、芘等,它们广泛应用于颜料和塑料的生产。 多环芳烃如联苯、三苯甲烷等,它们在药物化学中扮演重要角色。 芳香烃主要通过石油化工和煤焦油蒸馏获得。 在有机化学工业中,芳香烃是构建复杂分子的基础原料。

头孢哌酮简介

这种制剂常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因其联合抗菌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头孢哌酮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较强,明显超过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应用头孢哌酮治疗各种感染症41例,中度感染者每天2~4g,严重感染者每天4~6g,分2次肌注或静注,儿童依据感染程度每天50~150mg/kg,连续7~10天。

头孢哌酮钠广泛用于治疗由敏感产酶菌引起的多种感染,如呼吸系统、生殖泌尿系统、胆道、胃肠道、胸腹腔和皮肤软组织的感染。此外,它对流感杆菌和脑膜炎球菌引发的脑内感染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对于绿脓杆菌感染,头孢哌酮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头孢哌酮是一个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差,二者联合,不但对阴性杆菌显示明显的协同抗菌活性,联合后的抗菌作用是单独头孢哌酮的4倍。流感杆菌、产气杆菌、摩根杆菌、类杆菌、大肠杆菌、氟劳地枸橼酸杆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肺炎杆菌等均对本品有较好的敏感性。

酮加成反应

1、酮类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反应,根据其反应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为1,2-加成和1,4-加成。1,2-加成主要发生在α,β-不饱和醛或酮与诸如RLi、RMgX的试剂反应时,形成1,2-位的碳碳键连接。

2、另一种加成反应是与格氏试剂的反应,格氏试剂中的负碳离子具有强亲核性,能与醛、酮加成生成新的醇。例如,与甲醛反应生成伯醇,与酮反应生成叔醇,但空间位阻较大的情况可能导致副反应。在空间位阻大的情况下,使用有机锂化合物代替格氏试剂,能获得更高的加成产率和易于分离的产品。

3、酮基可以和氢气加成。酮基也叫酮羰基,表示为一CO一,是酮类有机物的官能团。酮基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浊液不反应,但其中的C=O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转化为醇羟基。以丙酮为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一CO一CH3十H2(催化剂,加热)→CH3一CH(OH)一CH3。

4、与氢氰酸的加成醛、酮与氢氰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α-羟基腈(又叫氰醇)。羰基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上很有用,是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羟基腈是一类活泼化合物,易于转化成其他化合物,因而是有机合成中间体。

5、酮和醇加成是可逆反应。酮和醇加成是可逆反应。酮和醇加成发生缩酮反应,生成缩酮和半缩酮,反应中常用来保护酮基。反应完成后水解,重新形成酮基。

苯乙酮和苯甲酮是一种物质吗?

1、根据查询百度百科得知,苯乙酮和苯甲酮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分子式分别为C8H8O和C7H6O。虽然它们的分子式不同,但它们的结构非常相似,都是苯环上有一个羰基(C=O)官能团。因此,它们的命名规则也很相似,都是以苯环为主干,羰基为取代基的酮类化合物。

2、这个物质还真的可以叫苯甲酮。其实就是不同类命名的区别罢了,系统命名法叫苯(基)乙酮,普通命名法叫苯(基)甲(基)酮都是它。最容易闹笑话的是你去定药品,你问有没有苯乙酮,对方查了一下告诉你没有,你再问有没有苯甲酮,他可能就会说有了。

3、将2种羰基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别放在试管中,各加入托伦试剂(氢氧化银的氨溶液),在水浴上加热,有银镜生成的为醛,即苯甲醛,无银镜生成的是苯乙酮。(3) 将2种醇和酚各取少量分别放在试管中,各加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出现兰紫色的为苯甲酚,无兰紫色的是苯甲醇。

4、化学方法区分:苯甲醛用tollens试剂鉴别;对甲苯酚用溴水鉴别(白色沉淀);苯乙酮用碘仿试剂(碘+NaOH)鉴别(黄色沉淀);都没反应的就是苯甲醇。

5、【中文名称】苯基甲基甲酮;苯乙酮;乙酰苯;1-苯基乙酮;苯甲酰基甲烷 【英文名称】acetophenone;hypnone;acetybenzene 【结构或分子式】分子结构:羰基上碳及苯环碳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甲基碳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6、二苯甲酮和苯乙酮都是芳香酮化合物,它们的反应活性都比较低。因此需要引入催化剂或改变反应条件才能促使它们发生反应。一些改变反应条件的方式包括:引入催化剂、发生氧化反应、更改反应条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反应方式对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