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两道简单的化学题

1、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2、回到这道题,碳酸钠有0.2mol,所以盐酸应在(0.2,0.4)之内,看四个选项,只有B符合,其他的都不行。

3、解析:由题意PH=4的盐酸,c(H+)1=0×10-4mol/L;PH=2的盐酸,c(H+)2=0×10-2mol/L。c(H+)混=(0×10-4mol/L×V +0×10-2mol/L×V)/2V=0×10-3mol/L,PH= 3。

乙醇和邻甲苯酚的酸性比较

酸性顺序:乙酸苯酚水乙醇 原因:酸性大小取决于分子中氧氢键的极性的大小,极性越大,越容易被解离,从而酸性越强。而极性大小有由-OH所连的基团决定,基团的吸电能力越强,使-OH键的极性越强。

因为苯基有吸电子作用,而乙基是推电子基,所以苯酚中氧的电子更多的偏向苯基,使氢离子更容易被电离出来,乙醇中的氧电子略向氢,所以几乎不电离。自然的,苯酚的酸性就比乙醇强得多。

乙酸可以让酸碱指示剂变色,而其他的不行,故,乙酸的酸性最强。其次是苯酚,苯酚可以和一般的一般的碱反应(如NaOH),而乙醇和水则不行。再次就是水了,虽然谁通常认为显中性,但是比起乙醇,它还是比较“酸”的。

在溶剂中,乙醇和苯酚的离子常数值(pKa)不同,苯酚的离子常数值比乙醇低,这意味着苯酚的酸性更强。酸碱性取决于物质的pKa值,pKa值越高,物质越中性;pKa值越低,物质越酸性。因此,苯酚呈酸性是因为它的pKa值较低。

在一个苯环上有2个甲基和一个羟基,该如何命名?

1、苯环上有三个不同取代基甲基,羟基,醛基,其命名规则为:甲基、乙基等简单烷基的“基”字可以省去。(如:1,2-二甲苯)。

2、苯环上有醛基和羟基,以苯环为母体,烃基为取代基,苯环(benzenering)是苯分子的结构。为平面正六边形,每个顶点是一个碳原子,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结合。

3、位置编号法(IUPAC 命名法):在这种命名法中,苯环上的碳原子按顺序编号,通常从一个取代基开始编号,然后继续沿着环逆时针方向编号,确保给每个取代基一个唯一的编号。

4、例如:苯甲酸:2,5-二甲基苯甲酸(不能叫“3,6-二甲基苯甲酸”,序数不对):芳烃的羟基代物称为酚,对于苯来说是苯酚。苯环上直接连有两个羟基时叫苯二酚。

5、大致说就是,羧酸衍生物在前,其次到醛和酮,再往后到碳碳双键和三键,再往后就只能是取代基的卤素和硝基了。

6、先称“苯”(表示苯基),再称取代基的原形,编号时以取代基为主链,苯环为支链,与取代基相连的碳为1号碳。(如:苯乙烯)芳烃的羟基代物称为酚,对于苯来说是苯酚。苯环上直接连有两个羟基时叫苯二酚。

苯乙醇和对甲氧基苯酚哪个酸性强?

1、甲氧基苯酚由于邻位效应酸性比苯酚稍强 甲氧基供电子基团,但是分散到苯环上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苯氧负离子的电荷就不容易分散到苯环上了,这样苯氧负离子就不稳定,酸性也会不强。

2、对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苯甲酸苯酚环己醇 羧酸的酸性大于苯酚,大于醇,这个是一般规律。同样的羧酸,含有的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羧酸根负离子的负电荷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散,酸性越强,所以有上面的顺序。

3、酸性是由解离的H+离子的浓度决定的。对于酚来说,酚羟基OH的O上的电荷密度越小,酸性越强,反之亦然。对位上的甲氧基是供电子基团,使O上的电荷密度增加。因此,相对应于苯酚,酸性降低。

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的C8H10O分子形成的异构体有

根据通式可判别C8H10是含单苯环的烃类,且是饱和的烷基苯类同系物。共有四个同分异构体(构造异构)如下: 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芳香烃,通常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是闭链类的一种。具有苯环基本结构,历史上早期发现的这类化合物多有芳香味道,所以称这些烃类物质为芳香烃,后来发现的不具有芳香味道的烃类也都统一沿用这种叫法。

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它有4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乙苯、邻二甲苯(1,2-二甲苯)、间二甲苯(1,3-二甲苯)、对二甲苯(1,4-二甲苯)。结构简式书上有,这里就不给出了。

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则可能为乙苯或二甲苯(邻、间、对)共四种。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分子式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

选D 4种 苯乙烷一种。二甲基苯三种。分别是邻位异构,间位异构,和对位异构。

那么可以一个的集团就是C2H5o2。不能够形成羟基,他是一个醚。那么只能两个氧都做醚键了。苯环在一端的话是有一个异构体。苯环在中间的话。两个甲氧基作为取代基。邻间对三个异构体。加起来是四种。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