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连续对共存的多种阴离子或阳离子进行分离、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阳离子时,分离柱填充低容量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用盐酸溶液做淋洗液。
它主要根据Donnon膜排斥效应,电离组分受排斥不被保留,而弱酸则有一定保留的原理,制成离子排斥色谱主要用于分离有机酸以及无机含氧酸根,如硼酸根碳酸根和硫酸根有机酸等。它主要采用高交换容量的磺化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填料以稀盐酸为淋洗液。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样品离子(如离子A和B)、移动相(溶液相)以及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价离子的交换可以通过反应式(1)表示,如As+Br与Ar+Bs之间的转换,而不同价数的离子则用反应式(2)描述,如bAs+aBr与bAr+aBs的平衡状态。
离子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基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可离解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质离子之间进行的可逆交换。此过程利用分析物溶质对交换剂亲和力的差别进行分离。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亲水性阴、阳离子的分离。以分离几个阴离子为例,样品溶液通过进样后,首先与分析柱的离子交换位置之间进行直接离子交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