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甲酸。亚甲基环己烷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6H10(=CH2),该物质是呈现碱性的,因此加入适当的甲酸,可以变成酸,需要密闭性保存。
环己烷的结构简式:环己烷别名六氢化苯,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极易燃烧。一般用作一般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用于有机合成,可在树脂、涂料、脂肪、石蜡油类中应用,还可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等有机物。
环己烷空间构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船式,一种是椅式。见下图:由于碳原子的正四面体的共价键结构决定了只有单键的环己烷不可能是一个平面结构。研究证明它是以两种构象存在的:“船型”:C1与C4两原子同处于由C2-C3-C5-C6四个原子所处之平面的同一侧。
1、LiAlH4就是四氢铝锂,属于最强还原剂之一,除了碳碳多重键一般不被还原外,能还原其它任何不饱和键,这里就是把羰基还原为亚甲基,得到CH2=CHCH2CH2OH。亚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分别位于碳原子的两侧。
2、这两样主要是用来在H3O+的条件下有选择性的还原羧基和羰基,还原产物为醇,但是无法还原碳碳叁键和双键或开环。
3、LiAlH4是比NaBH4更强的还原剂,可以将羧酸及羧酸酯还原为醇,并且碳碳双键不受影响。NaBH4不能还原羧酸和羧酸酯。
4、三仲丁基硼氢化锂[(CH3CH2CH(CH3)3BHLi]⑴反应机理金属复氢化物具有四氢铝离子(AlH4-)或四氢硼离子(BH4-)的复盐结构,具有亲核性,可向羰基中带正电的碳原子进攻,继而发生氢负离子转移而进行还原。
5、加次卤酸反应 烯烃与卤素的水溶液反应生成β-卤代醇: CH2=CH2+HOX→CH3 CH2OX 卤素、质子酸,次卤酸等都是亲电试剂,烯烃的加成反应是亲电加成反应。反应能进行,是因为烯烃π键的电子易流动,在环境(试剂)的影响下偏到双键的一个碳一边。

现在我们就将苯胺转化成重氮盐,苯胺+亚硝酸盐+强酸(盐酸或硫酸)生产重氮盐酸盐,最后放氮反应将重氮盐转化成苯(这步其实是还原反应 重氮盐+次磷酸+水在加热条件下生成苯+亚磷酸+氮气+强酸(盐酸或硫酸)。最后苯加氢气在镍催化下还原成环己烷。
甲苯和氢气加成反应是一种烯烃加成反应,也被称为甲苯加氢反应。该反应是将甲苯(C6H5CH3)与氢气(H2)在催化剂存在下加成生成环己烷(C6H12)的反应。
甲苯与氢气进行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CH3+H2→(Ni/Pt,加热)C6H11CH3,甲苯与氢气在催化剂Ni或Pt以及加热的条件下会进行加成反应,生成1-甲基环己烷。甲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带有芳香气味,分子式为C6H5CH3或C7H8,分子量为914,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等有机溶剂。
1、反应步骤为:1) 环己酮与甲基格氏试剂反应得1-甲基环己醇;2)用PBr3处理得1-甲基-1-溴环己烷。
2、以环己烷为原料,用空气进行液相氧化,生成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混合物,将此混合物减压精馏分离,可获得两种产物。或者不经精馏分离,而将混合物直接催化脱氢,此时环己醇也转变为环己酮,催化剂可用氧化锌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脱氢温度为360~420℃、压力0.1MPa。
3、反式1-甲基-4-乙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式应该是下图:环己烷的构象讲起。饱和碳原子采取sp3杂化方式,为四面体构型,在环状分子中也是如此。环己烷中的六个亚甲基碳无法采取平面构型,只有通过环的扭曲才能满足每个碳原子的四面体结构。
4、【中文名称】环己烷;六氢化苯;六亚甲基;六环烷【英文名称】cyclohexane【结构或分子式】C6H12,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816【密度】0.779【熔点】5【沸点】80.7【闪点】-18【折射率】4264【毒性LD50】小鼠经口813。【性状】有汽油气味的无色流动性液体。
5、实验结果表明,采用5 mL环己酮、0.5 g钨酸钠、0.5 g磺基水杨酸、15mL30%双氧水,在微波辐射功率为400W下反应50min,其产率可达到72%。 张敏等以30%的双氧水为氧化剂,用钨酸钠与草酸形成的配合物为催化剂,研究了在无有机溶剂、无相转移剂的条件下,由环己酮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反应。
6、一:将环己酮加热至70-80℃,滴加含二氧化硒的乙醇溶液,保持反应温度70-80℃,滴加完毕,加热回流2小时。然后进行蒸发操作,分离析出的硒,减压蒸馏,提纯,得1,2-环己二酮二:好像3号位的直立Me有影响,NaBH4从此直立Me背面加成,羟基应是直立键占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