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的化学性质比较活跃,容易与氯离子(聚氯乙烯,自来水中的氯等等)反应生成ECH二氯乙醇。
这个问题似乎应该是氯离子进攻环氧乙烷开环,而不是取代反应。一般地,甲基环氧乙烷的开环分碱性开环和酸性条件开环。
环氧乙烷的结构式如图:环氧乙烷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许多化合物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环氧乙烷能还原硝酸银。受热后易聚合,在有金属盐类或氧的存在下能分解。
分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将乙烯和氯气通入水中,生成2-氯乙醇。第二步是用碱(通常为石灰乳)与2-氯乙醇反应,生成环氧乙烷。乙烯经次氯酸化生成氯乙醇,然后与氢氧化钙皂化生成环氧乙烷粗产品,再经分馏,制得环氧乙烷。
h,得到反应中间体,然后与环氧乙烷缩合,再与脂肪酸或脂肪酰氯酯化,就可得到如结构2REOMGB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乳化性和水溶性。
会发生反应生成乙二醇。环氧乙烷遇水会发生反应是因为具有活泼的环氧基团。这个环氧基团很容易与水中的氢原子发生反应,生成乙二醇。

1、一般先将药加入饵料10%左右的水中配成母液,将母液用喷雾器或喷壶等喷在饵料上,如小麦上,边喷边拌,喷完拌匀,堆起闷数小时,待饵料将药液全部吸收完后摊开晾干,即成毒饵。要注意一定要拌匀。
2、水泥灭鼠:将大米、玉米、面粉等食品炒熟,放少许食用油,然后拌入干水泥,放在老鼠出没的地方。老鼠食后,水泥在肠道内吸收水分而凝固,使老鼠腹胀而死。柴油灭鼠:把黄油、机油、柴油拌匀,投放在鼠洞周围。
3、石灰 如果发现家里的墙壁上有老鼠洞的话,那么找一些石灰粉,慢慢倒进老鼠洞里面,尽可能多倒一些,然后用水壶浇进去清水,石灰遇到水就会沸腾。
4、化学灭鼠法是大规模灭鼠中最经济的方法。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人、畜中毒事故。化学灭鼠可分为毒饵法和毒气法、毒水法、毒粉和毒糊法。 常用灭鼠药 主要是肠道灭鼠药,有急性和慢性灭鼠剂两类。
5、通过改良环境,包括防鼠建筑、断绝鼠粮、农田改造、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鼠类隐蔽处所等,也就是控制、改造、破坏有利于鼠类生存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使鼠类不能在那些地方生存和繁衍。
考虑对映异构的话,一氯取代应该是8种,不考虑对映异构则是4种,不会是7种,答案有问题。
简单点说,就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分子。
-甲基丁烷的二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同分异构包括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 按楼上朋友的说法,有10种,但没有包括手性异构体。
-甲基戊烷的1号C原子与5号C原子,2号C原子与4号C原子为对称结构。所以3-甲基戊烷有4种H原子,所以它的一氯代物有4种 由这些一氯代物能生成的烯烃共3种。
相对分子质量72,可设分子式为CnH(2n+n),解出分子式是C5H12,戊烷。又戊烷有三张同分异构体,其中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的,只有新戊烷。像个十字一样的结构 如图,12个氢原子等效。
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离解为氢和氧,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离解为氢和氧水。
直接进攻羰基上的碳(这个碳本身就是带部分正电荷的),发生水解。实际上,羰基的Pie电子更偏向于氧这一方,所以羰基碳容易被亲核试剂进攻。但是中性条件下,水并不是一个好的亲核试剂。因此水解难发生。
使用除草剂,目前的草坪草主要就是高羊茅、狗牙根、结缕草这些禾本科植物,而题主描述中的杂草应该属于阔叶杂草。使用有选择性的阔叶杂草除草剂应该就可以防除。
VB1(硫胺素,thiamine)在高温时,特别是在高温碱性溶液中,非常容易破坏,并易受紫外线破坏,在酸性溶液中,稳定性 较好,甚至加热时也是稳定的。
维生素B1易溶于水,在食物清洗过程中可随水大量流失,经加热后菜中B1主要存在于汤中。如菜类加工过细、烹调不当或制成罐头食品,维生素会大量丢失或破坏。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极易被破坏,而在酸性溶液中则对热稳定。
糖苷结构中已没有半缩醛羟基,在溶液中不能再转变成开链的醛式结构,所以糖工苷无还原性,也没有变旋现象。糖苷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较稳定,但在酸性溶液中或在酶的作用下,则水解生成糖和非糖部分。
1、乙烯经次氯酸化生成氯乙醇,然后与氢氧化钙皂化生成环氧乙烷粗产品,再经分馏,制得环氧乙烷。氧化法 可分为空气法和氧气法两种。前者以空气为氧化剂,后者用浓度大于95%(体积)的氧气作为氧化剂。
2、如果用氢气,必须要有钯催化才行。最简单的办法,环氧乙烷用四氢铝锂或者红铝开环,用稀盐酸崔灭反应得到乙醇,然后直接加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
3、环氧乙烷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工生产及医学和工业上的应用。
4、可由丙烯与异丁烯或乙苯共氧化,或由1-或2-氯丙醇与氢氧化钙作用而得。
可以。由丙烯酸通过水合反应制备3-羟基丙酸,对设备要求较低,且3-羟基丙酸加氢生成1,3-丙二醇的研究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丙烯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及合成树脂单体,是聚合速度非常快的乙烯类单体。
羟基丙酸途径的主要过程包括糖原的分解、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和磷酸化等。在这个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会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作用被分解为丙酮酸和乳酸,同时也会产生少量的ATP。
会。三羟基丙酸乙酯反应的,当加入溴水后,就会使溴水褪色。无色液体,有菠萝香味。三羟基丙酸乙酯是由丙酸与乙醇在无水氯化钙存在下酯化制得,主要用于调制具有蜜糖、香蕉、菠萝、奶油香型香料。
.3-羟基丙酸:分子式:C3H7NO3 分子量:1009 密度:消旋体537 熔点:左旋:228(分解),消旋体246℃ 性状:有左旋体和消旋体两种,左旋体是白色六角棱柱状晶体味甜;消旋体是白色单斜棱柱状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