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戊酮醇是一种化学物质,其管制信息不涉及特殊限制。中文名包括甲基戊酮醇、双丙酮醇、2-甲-4-氧代-2-戊醇、4-羟基-4-甲基-2-戊酮等,其英文别名则有Diacetonealcohol、Pyranton、Dimethylacetonylcarbinol等,其化学式为C6H12O2,相对分子质量为1116。
2、二丙酮醇,又名甲基戊酮醇、双丙酮醇或2-甲-4-氧代-2-戊醇等,其英文名称为Diacetone alcohol,还有其他别名如Pyranton、Dimethylacetonylcarbinol等。它的化学式是C6H12O2,CAS号为123-42-2,联合国编号为UN:1148,分子量为1116克/摩尔。作为一种无色液体,二丙酮醇具有微弱的薄荷香气。
3、中文名称:甲基戊酮醇,双丙酮醇,2-甲-4-氧代-2-戊醇,4-羟基-4-甲基-2-戊酮英文别名:Diacetonealcohol,Pyranton,Dimethylacetonylcarbinol,4-Hydroxy-4-methyl-2-pentanone,2-Methylpentan-2-ol-4-one,4-Hydroxy-2-keto-4-methylpentane 贮于低温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
4、二丙酮醇,其化学式为C6H12O2,CAS号为123-42-2,又名双丙酮醇、甲基戊酮醇和4-羟基-4-甲基-2-戊酮。这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的透明液体,带有芳香味。
5、关于双丙酮醇,它不受任何管制,其正式名称有多种,包括甲基戊酮醇、双丙酮醇、2-甲-4-氧代-2-戊醇、4-羟基-4-甲基-2-戊酮等。它的化学式是C6H12O2,相对分子质量为1116。双丙酮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愉快的香气,能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良好混溶。
【用量用法】 口服:成人开始时1日10~30mg,2~3次分服;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维持量,每日5~10mg,连用4~8周为1疗程,重复疗程时应间隔1~2月。老人用量宜酌减。婴幼儿每日0.05mg/kg。 【注意事项】 可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等。
【建议用量】第一星期(1-7天),1片/天;第二星期(8-14天),2片/天;第三星期(15-21天)3片/天;……(循序递增)注:最多服用量及停药循环期应按该从事的运动及训练强度所定(一般为服用一个半月,停用一个月)。
用法及用量:口服:成人开始时1日10~30mg,2~3次分服;病情得到控制后改为维持量,每日5~10mg,连用4~8周为1疗程,重复疗程时应间隔1~2个月。老人用量宜酌减。婴幼儿每日0.05mg/kg。不良反应和注意:可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等。
毒杀芬(氯化烯);(3)呋喃丹(克百威);(4)杀虫脒(克死螨);(5)酒石酸锑钾;(6)锥虫胂胺;(7)孔雀石绿;(8)五氯酚酸钠;(9)各种汞制剂包括:氯化亚汞(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吡啶基醋酸汞。

1、鉴别醇、醛、酮的方法如下:【方法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丙醛、丙酮、丙醇。然后向每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用滤纸吸干煤油的金属钠。观察到有气泡生成的是丙醇,因为只有醇类能够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方法2】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丙醛和丙酮。然后向试管中分别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进行加热。
2、【方法】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丙醛、丙酮、丙醇,然后往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小块用滤纸吸干煤油的金属钠,观察到有气泡生成的是丙醇。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丙醛和丙酮,然后往试管中分别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是丙醛,无明显现象的是丙酮。
3、加银氨溶液,乙醛发生银镜反应,其余无现象;不同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看是否为甲基酮,甲基酮可发生碘仿反应,而在甲基酮中,脂肪族的甲基酮还可以与饱和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结晶,芳香族的甲基酮不行。
4、区分醛、酮、醇的化学方式:醛:醛基-CHO;酮:酮R-CO-R;醇:醇R-OH(R不是芳香环即不是苯环)。
5、鉴别醛和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加热法:分别加热乙醇和乙醛,沸腾的时间和温度不同,可以鉴别。氧化铜试剂法:将少量氧化铜溶于醇中,若出现黄色沉淀,则为醇;而醛不与氧化铜反应。银氨溶液法:将银氨溶液可以和乙醛发生银镜反应,而不能和乙醇反应产生任何现象。
【别名】 力补;甲睾烯龙;甲基雄烯醇酮;去氢甲睾酮 ,去氢甲基睾丸素 【外文名】Metandienone 【适应症】 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骨质疏松症、严重感染和创伤烧伤等引起的负氮平衡,促进早产儿及未成熟儿的生长等对骨折不易愈合、高胆固醇血症、产后衰弱等亦可使用。
在使用甲基雄烯醇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可能会出现一些消化系统的不适,如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甚至可能导致腹泻。长期大量使用此药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体内水分和钠的积累,引起水肿,黄疸,以及对肝脏功能造成损害。
1、可以,碘仿反应又称卤仿反应,乙醇属于具有CH3CO-连于H或C上的结构的化合物。
2、醛类和醇类相对较容易鉴别,醛可以对2,4-二硝基苯肼显色,呈红色至棕色,这样就可以分为两组,(1)甲醛和乙醛;(2)异丙醇和正丁醇 (1)甲醛和乙醛的沸点不同,甲醛常温下呈气体,乙醛沸点相对较高,在20℃左右,通过沸点即可鉴别,还可以通过碘仿反应来鉴别,乙醛可以进行碘仿反应,甲醛则不可以。
3、CHOH+ I2 HI+ CHCOOOH + 其他副产物。此反应主要用于检验羧基醇。具体反应历程可能因醇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碘仿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常用于化学分析和有机合成中。该反应主要涉及醇类与碘的相互作用。在反应过程中,醇类分子中的羟基与碘发生作用,生成碘烷。
4、分析:上面一组化合物中有醛、酮、醇、酚四类,醛和酮都是羰基化合物,因此,首先用鉴别羰基化合物的试剂将醛酮与醇酚区别,然后用托伦试剂区别醛与酮,用斐林试剂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用碘仿反应鉴别甲基酮;用三氯化铁的颜色反应区别酚与醇,用碘仿反应鉴别可氧化成甲基酮的醇。
5、①对于乙醛和丙醛,加I2/NaOH,乙醛可发生碘仿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丙醛不行;②对于乙醇和丙酮,加金属钠,乙醇放出气泡,丙酮没有。不同醛的鉴别主要使用的试剂有银氨溶液(又叫托伦试剂)、斐林试剂、希夫试剂等。
6、各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然后滴加三氯化铁溶液,呈现紫色的是苯酚。2)去少量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成碱性,然后加碘溶液,发生碘仿反应,形成黄色沉淀的是苯乙酮。
丙酮属于,乙醇不属于。丙酮又名二甲基酮,属于甲基酮类有机物,酒精是指乙醇,不属于甲基酮类有机物。
不是!丙酮又名二甲基酮,属于酮类;酒精是指乙醇。
乙醇和丙酮混合后不会发生反应。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有机物是最常见的一元醇。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