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怎么配次甲基蓝指示液

.2%甲基红乙醇溶液+0.1g亚甲基蓝乙醇溶液,V/V=1:1,变色点pH=4,2(红紫)→4(灰蓝)→6(绿),保存于棕色瓶中。

.12g甲基红+0.08g亚甲基蓝混合混合溶解于100mL无水乙醇中。变色点pH=4,2(红紫)→4(灰蓝)→6(绿),保存于棕色瓶中。

其pH值在4~2区间时,呈橙色。其pH值=4时,呈红色,因是靠近酸性强的一边时的颜色,故又称之为酸色。其pH值=2时,呈黄色,因是靠近碱性强的一边时的颜色,故又称之为碱色。

甲基红次甲基蓝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什么?

高中化学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甲基橙、石蕊和酚酞等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变色范围1~4,在这个变色范围内显橙色。小于1时显红色(酸色),大于1时显黄色(碱色)。

靛蓝在溶液中呈蓝色,滴定过程中不变色,只是作为甲基红指示剂的变色背景。甲基红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H=4—2;颜色变化:红—黄。可用氯酚红指示剂或溴甲酚紫指示剂代替。

甲基红变色范围为4点4~6点2。小于4点4为红色,位于4点4到6点2之间为橙色,大于6点2为黄色。石蕊溶液变色范围为5到8。小于5为红色,位于5到8之间为紫色,大于8为蓝色。酚酞试液变色范围为8点2到10。

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如何快速溶解

单纯配甲基红指示剂不用加溴甲酚绿,取0.1g甲基红溶于50mL乙醇中即可。

.2%甲基红乙醇溶液+0.1g亚甲基蓝乙醇溶液,v/v=1:1,变色点ph=4,2(红紫)→4(灰蓝)→6(绿),保存于棕色瓶中。

.12g甲基红+0.08g亚甲基蓝混合混合溶解于100mL无水乙醇中。变色点pH=4,2(红紫)→4(灰蓝)→6(绿),保存于棕色瓶中。

甲基红和亚甲基蓝属于混合指示剂。甲基红+亚甲基蓝变色比较敏锐的,一般变色范围都很小,所以都只标明变色点,不标变色范围,甲基红-溴甲酚绿的变色点是1,颜色为暗灰色,也就是红色和绿色的中间过渡色。

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称取0.12g甲基红和0.08g次甲基蓝(两者均需研细),溶于10mL无水乙醇中。过氧化氢吸收液移取100mL过氧化氢,加水稀释至2000mL,加1mL混合指示剂。限一周内使用。

摇匀,即得。另外,称取溴甲酚绿0.5g、甲基红0.1g,溶解于100ml95%的乙醇溶液中(分析醇),用0.1N的NaOH或0.1N的Hcl调节其Ph值为5,此时也可以配制出淡紫红色的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亚甲基蓝详细资料大全

1、亚甲基蓝(化学式:C 1 6 H 1 8 ClN 3 S,分子量:3186),3,7-双(二甲氨基)吩噻嗪-5-鎓氯化物,是一种吩噻嗪盐,正电荷不稳定。

2、次甲基蓝和亚甲基蓝不是一样的。次甲基蓝:甲基蓝的代称,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亚甲基蓝:是一种吩噻嗪盐,正电荷不稳定。

3、另外,亚甲蓝在进入人体30分钟(注射)至几小时(口服)内会从尿中排出,导致尿液暂时呈蓝色,因此也用来作肾功能测定。观赏鱼养殖中,0.1-0.2ppm的亚甲蓝溶液也被用作消毒,或治疗白点病等疾病。

4、亚甲基蓝结构式如下:化学式为NH4Cl2(C1H6 O3)、结构简式为CH3-Cl2-H2O(H3-Cl-O-OH)亚甲基蓝与三氯甲烷反应得到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即亚甲基蓝。

5、物质不同 次甲基蓝:甲基蓝的代称,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亚甲基蓝:是一种吩噻嗪盐,正电荷不稳定。用途不同 次甲基蓝:被用作生物染色剂,用于动物组织学中原生动物活体、细菌、神经细胞的染色。

为什么用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终点颜色为什么是淡黄色?

其pH值=2时,呈黄色,因是靠近碱性强的一边时的颜色,故又称之为碱色。

生成可溶性化合物。到达终点时,稍过量的还原糖立即将次甲基蓝还原,使蓝色褪色,呈现出原样品溶液的颜色,即为终点。根据样品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量。

物质不同 次甲基蓝:甲基蓝的代称,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亚甲基蓝:是一种吩噻嗪盐,正电荷不稳定。用途不同 次甲基蓝:被用作生物染色剂,用于动物组织学中原生动物活体、细菌、神经细胞的染色。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