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甲基肼的自燃条件和腐蚀性如何?

遇过氧化氢或硝酸等氧化剂,也能自燃。高热时其蒸气能发生爆炸。具有腐蚀性 。与酸生成盐如甲基肼硫酸盐,甲基肼易爆炸。 毒理学数据:急性毒性LD50:32mg/kg(大鼠经口);183mg/kg(大鼠经皮);95mg/kg(兔经皮)。LC50:34ppm(大鼠吸入,4h)。刺激性 暂无资料。

主要用途: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健康危害: 意外吸入甲基肼蒸气可出现流泪、喷嚏、咳嗽,以后可见眼充血、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继之恶心、呕吐。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吸入甲基肼可致轻度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可引起溶血。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高毒,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不稳定 17 危险性 甲基肼为中闪点液体,易燃,在空气中有可能自燃,高温时其蒸气有可能发生爆炸;有腐蚀性。

实验室甲基肼使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进行萃灭。

甲基肼还是一种强还原剂,能与许多氧化物质发生剧烈反应,与强氧化剂接触能瞬时自燃,与某些金属氧化物接触时将发生分解。甲基肼具有弱碱性,与酸作用生成盐,与醛与酮反应生成腙。它在空气中极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叠氮甲烷、氮、甲胺等。

但与自然土壤作用非常强烈,粘性土壤是酸性土壤,所有肼类燃料都是碱性,肼类燃料与粘土作用最强,粘土对于肼和甲基肼主要是物理吸附,而对于偏二甲肼则是物理吸附和化学降解,在PH值较低时在粘土中主要是可逆离子交换,PH值较高时,在土壤表面形成不溶的铝和铁的氢氧化物,通过氢键和离子与结合大量肼。

1,1-二甲基肼简介

1、偏二甲肼,又名1,1-二甲基肼、1,1-二甲基联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2H8N2,为无色液体,有剧毒。偏二甲肼是导弹、卫星、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其对水体的污染一直倍受重视。

2、偏二甲肼介绍:偏二甲肼,又名1,1-二甲肼、1,1-二甲基联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2H8N2,为无色液体,有剧毒。 偏二甲肼是导弹、卫星、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

3、又名1,1-二甲肼、1,1-二甲基联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2H8N2,为无色液体,有剧毒。 偏二甲肼是导弹、卫星、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结构上看,并不存在N2这种结构。

4、结构简式为(CH3)2NNH2。偏二甲肼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式为C2H8N2,结构简式为(CH3)2NNH2,具有剧毒,它是导弹、卫星、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偏二甲肼的英文缩写为UDMH,也被称为1,1-二甲基联氨、偏二甲基联胺、偏二甲基肼。

5、偏二甲肼和肼均属无色液体,有毒性,它们属同系物。偏二甲肼:偏二甲肼(jǐng),或称1,1-二甲基联氨。分子式(CH3)2NNH2或C2H8N2,英文缩写UDMH(Unsymmetric Dimethyl Hydrazine),无色易燃液体。 偏二甲肼是导弹、卫星、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其对水体的污染一直倍受重视。

6、百草枯的主要成分是:1,1’二甲基和4,4’二氯二吡啶。1,1’二甲基为无色带有氨气味的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遇高热分解释出剧毒的气体。遇氧化剂及铝反应剧烈。对健康有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甲基肼的物理性质

甲基肼 甲基肼的分子式为CH3NHNH2。它是易燃、有毒、具有类似氨臭味的无色透明液体。甲基肼的性质介于肼和偏二甲肼之间,其物理性质与偏二甲肼较相似,其化学性质与肼较相似。甲基肼的吸水性较强,在潮湿空气中能因吸收水蒸气而冒白烟。它凝固时与水不同,其体积稍有收缩。

熔点:166-167℃ 沸点:69°C at 760 mmHg 闪点:1°C 蒸汽压:168mmHg at 25°CLORIDE 白色结晶,容易溶于水与乙醇,其有潮解性。

但与自然土壤作用非常强烈,粘性土壤是酸性土壤,所有肼类燃料都是碱性,肼类燃料与粘土作用最强,粘土对于肼和甲基肼主要是物理吸附,而对于偏二甲肼则是物理吸附和化学降解,在PH值较低时在粘土中主要是可逆离子交换,PH值较高时,在土壤表面形成不溶的铝和铁的氢氧化物,通过氢键和离子与结合大量肼。

甲基肼的简介

1、又称一甲基肼。沸点85℃,冰点-52℃。与强氧化剂接触能自燃。采用氯胺法生产,先用次氯酸钠将氨氧化成氯胺,继而使其与一甲胺反应制得甲基肼水溶液,再经分离、除盐、浓缩、蒸馏等步骤制得纯品。常与四氧化二氮等氧化剂组成双组元液体推进剂,用于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和卫星的监控系统。

2、甲基肼的分子式为CH3NHNH2。它是易燃、有毒、具有类似氨臭味的无色透明液体。甲基肼的性质介于肼和偏二甲肼之间,其物理性质与偏二甲肼较相似,其化学性质与肼较相似。甲基肼的吸水性较强,在潮湿空气中能因吸收水蒸气而冒白烟。它凝固时与水不同,其体积稍有收缩。

3、具有腐蚀性 。与酸生成盐如甲基肼硫酸盐,甲基肼易爆炸。 毒理学数据:急性毒性LD50:32mg/kg(大鼠经口);183mg/kg(大鼠经皮);95mg/kg(兔经皮)。LC50:34ppm(大鼠吸入,4h)。刺激性 暂无资料。

4、熔点(℃)-9 相对密度(水=1)0.87 沸点(℃)8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6 饱和蒸气压(kPa)61(25℃) 闪点(℃)-8 爆炸上限%(V/V)90 引燃温度(℃)194 爆炸下限%(V/V)5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氨的气味。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

5、硫酸甲肼经酰化反应可制得N-甲基二甲酰肼。将甲酸、甲酸钠、硫酸甲肼加入搪玻璃反应锅内,慢慢升温至110-115℃,搅拌5h。冷却至5℃,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合并洗滤液,减压浓缩后用氯仿提取,过滤除去硫酸钠,用氯仿洗涤。进取液减压蒸去氯仿,放冷,加入无水乙醇及乙醚。

6、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吸入甲基肼可致轻度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可引起溶血。燃爆危险:该品易燃,高毒,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