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位不能放甲基。应该是2—丁醇(就是把那个甲基归在主链上)主链选取的基本要点是 尽量带上含碳官能团。支链尽量少。下面附带一些我找到的资料 IUPAC有机物命名法 一般规则 取代基的顺序规则 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
2、命名里面出现一甲基肯定是不对的。甲基可以算到主链里面去。
3、命名的规则是首先要找出一条最长的碳链。你命名成1-甲基-1-乙基丙醇,那么母体是丙醇才三个碳原子,而实际上最长有5个要碳原子,所以母体是戊醇。
1、将甲苯做成苄基格氏试剂,与乙醛反应即可制得1-苯基-2-丙醇,将环己醇脱水制成环己烯,然后臭氧氧化,再还原水解即可制得己二醛。
2、【答案】:D 盐酸麻黄碱的化学名为(1R,2S)-2-甲氨基-苯丙烷-1-醇盐酸盐。盐酸普萘洛尔的化学名为1-异丙氨基-3-(1-萘氧基)-2-丙醇盐酸盐。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的化学名为4-[(2-异丙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盐酸盐。
3、苯进行溴代得到溴苯,然后做成格氏试剂与丙酮反应得到2-苯基-2-丙醇。接着在酸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烯烃,烯烃进行硼氢化氧化就得到2-苯基-1-丙醇。还是先做成溴苯,然后在乙醚中和锂单质反应得到苯基锂,再加入碘化亚铜生成二苯基铜锂,和丙烯醛发生1,4加成,水解后得到3-苯基-1-丙醇。
4、-丙醇就是 丙醇,一般没有叫 1-丙醇 的,这种叫法甚至是错误的,因为他只有一种结构式。 但是如果羟基在中间的话,可以叫2-丙醇。
5、苯+甲醛+HCl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得到苄氯,加镁粉得到苯基氯化镁(PhMgCl格氏试剂),再跟乙醛亲核进攻,水解得到1-苯基异丙醇。
6、乙醇和苯甲醛以苯甲醛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3一苯基-1一丙醇。根据苯甲醛的结构简式可知,苯环上的所有原子可以共面,碳氧双键上的所有原子可以共面,单键可以转动,所以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共平面,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由苯甲醛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正丙醇,又称1-丙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分子式为C3H8O,分子量为60.10。常温常压下正丙醇为透明无色液体,带有类似外用酒精的强烈霉味,能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丙醇的结构式为CH3CH(OH)CH3,其中第二个碳原子连接着一个甲基基团、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羟基(OH),没有第四个不同基团与之连接,因此第二个碳原子不是手性碳原子。简单来说,只有在一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基团时,这个碳原子才是手性碳原子。
有1-丙醇,1-丙醇就是通常说的正丙醇。分子结构式为CH3CH2CH2-OH。也有2-丙醇,2-丙醇就是通常说的异丙醇。分子结构式为CH3CH(OH)CH3,即醇羟基OH与第二个C原子相连。上海思曼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友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苄基英文名benzyl group,也称苯甲基。是一种化学物,分子式是C6H5CH2-,含有苄基的化合物苄乙腈、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
苄基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 理化性质 结构式为: 外观: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分子量:3136 相对密度:(25℃/4℃)1.116, 凝固点:-35℃, 沸点:370℃, 闪点(开口):199℃, 折射率:(n25D)1.535, 粘度(25℃):41.5mPa·S。 物理特性:溶于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水。可燃。
苄胺为无色液体,与水、乙醇及乙醚混溶。具碱性,能吸收二氧化碳,由氯苄和氨反应制得,或由苯甲醛还原胺化而得。用于微结晶分析中测定钼酸盐,钒酸盐、钨酸盐、钛、钴、铈、镧、镨和钕的沉淀剂。用作染料、医药及聚合物的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