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该键不可转动,所以所有氢原子共平面;最少6个,最多7个。图中有红点的一定在同一平面,所以至少6个,甲基(结构类似于甲烷,正四面体结构)中的至多一个氢原子也可在此平面。
2、就是说,乙烯的一个氢被甲基取代了,这样原来的五原子加上甲基的碳,六个原子是确定一个平面的。从甲基角度看,它是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其中一个氢被乙烯基取代了。这样的话,乙烯基,甲基碳,加上某个氢原子,三点又是确定一个平面的。
3、乙烯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包括氢原子。如果氢原子被碳取代,那这个碳一定在同一个平面内。单键是会旋转没错,但在一个面内旋转就还是在那个面,不信拿只笔以笔芯为轴在桌面上旋转。
4、共平面原子数是6 (2)丙烯共平面原子数最少是6,最多是7。
因为甲基负离子周围没有提供电子的原子或基团,而其它负离子周围都有推电子基团,推电子基团越多,推电子能力越强,负离子的稳定性就越差。
氯的活性好。亲核反应的难易程度与C+离子的稳定性有关,其中烯丙基正离子(allylcation)由于共轭效应最稳定,大约比乙基正离子稳定18Kcal/mol,比乙烯基正离子稳定31Kcal/mol,所以烯丙基氯相对最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且反应模式应该是SN1。
电荷不够分散,没有烷基的上面的氢原子,要从整体出发来说,烷基的多了几个氢,电荷可分散到氢核,稀式的电荷却没有像烷基那样分散,所以烷基比较稳定。我是从电荷越分散,物质更稳定而言的。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顺序:苯甲型烯丙型3℃正离子2℃正离子1°C正离子﹢CH3。因为碳正离子是一个缺电子体系,当碳上连有推电子集团的时候,能够一定程度的补充电子,或者说是能够使正电荷更加分散,就会更加稳定。
双键是吸电子基团,会使碳正离子的正电性增加,而且双键的超共轭没有烷基碳正离子的超共轭的稳定。

1、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 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烯烃 命名方式与烷类类似,但以含有双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2、有羟基,羧基,醛基等等,常用的这3个。甲基乙基一般不考虑,但如甲基苯因为有甲基所以能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烷基是烷烃分子中少掉一个氢原子而成的烃基。例如甲基CH3-,乙基CH3CH2-等。甲醇CH3OH、氯甲烷CH3Cl等分子都含有甲基。乙醇CH3CH2OH、氯乙烷CH3CH2Cl等分子中都含有乙基。含烷基的化合物在环境中到处存在,这是由于烷基是自然界和生物圈有机物中较普遍的组成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