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已醛糖含四个手性碳原子,已醛酮含三个手性碳原子,为什么分别存在八对...

醛糖两端的两个碳原子为什么没有手性 手性碳原子必须连线4个不同基团,醛糖两端的醛基—CHO和羟甲基——CH2OH(或甲基—CH3)显然都不是。已醛糖含四个手性碳原子,已醛酮含三个手性碳原子,为什么分别存在八对和四对对映体? 手性碳,指饱和碳原子,连线4个不一样的原子或原子团。

这样的碳原子是与 4种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接。由于原子或原子团所在空间位置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立体异构体,其数目决定于单糖所含手性碳原子的多少,如丙醛糖(甘油醛)只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可能存在的立体异构体数目为21=又如己醛糖含有 4个手性碳原子,故可能存在24= 16个立体异构体。

在分子中含n个互异的不对称因素(大多数指不对称碳原子)时,该化合物就可能有2 n-1对对映体和2 n个立体异构体。例如丁醛糖8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因此有两对对映体,4个立体异构体(8a~8d)。

是由于它是由6个碳原子组成的环状分子。根据查询百度学术得知,环状己醛糖中有5个手性碳的原因是由于它是由6个碳原子组成的环状分子,其中有5个碳原子上连接着不同的官能团,使得这些碳原子成为手性中心。手性碳是指一个碳原子上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官能团,使得该碳原子有两个非对称的立体异构体。

甘氨酸没有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市指碳原子要形成四个共价键,而且要求连接的是4个不一样的原子或原子团。以己醛糖为例,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从左向右,第5号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

己酮可可碱肠溶片适应症状及用法

1、己酮可可碱肠溶片主要用于改善缺血性中风后的脑循环,适用于治疗慢性闭塞性脉管炎等周围血管病,特别是那些伴有间歇性跛行的病例。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3,7-二氢-3,7-二甲基-1-(5-氧代己基)-1H-嘌呤-2,6-二酮,其分子式为C13H18N4O3,分子量为2731。

2、本品为非特异性外周血管扩张药。其代谢产物具有改善血液粘度和改善微循环作用。可增加组织携氧能力;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还可抑制中性细胞粘附与激活,对缺血性脑中风及周围血管病起到治疗作用。小鼠口服本品,半数致死量LD50为1385mg/kg。

3、测定己酮可可碱含量的方法是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溶解药片、稀释、测量在274nm波长处的吸收度,计算出己酮可可碱的含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己酮可可碱肠溶片的含量测定,其原理是将药片包衣去除后,用水溶解并稀释,然后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

5-羟基-2-己酮在什么条件下生成1,4-丁二酸?

1、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2、强烈的亲核性质 Grignard试剂可与物质中的活泼氢(如水、乙醇的羟基氢、乙炔的末端氢)反应,生成相应的烃基。

3、结构:还原性双糖 还原性双糖是由一分子单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分子单糖的醇羟基脱水缩合而成的,分子中还有一个半缩醛羟基,可以开环成链式。重要的还原性双糖有麦芽糖、纤维二糖和乳糖。

己酮可可堿简介

1、概述 己酮可可堿是一种血管扩张药,主要用于治疗动脉和静脉循环障碍、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营养性障碍、脑循环障碍、眼和内耳循环障碍等。近年来,它也被用于治疗肾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和病毒性肝炎。本药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并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2、己酮可可堿(己酮可可豆堿、巡能泰)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液黏滞度,用于治疗动脉及静脉的循环障碍,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营养性障碍(腿部溃疡及坏疽)、脑循环障碍(动脉硬化症及梗死后症状等)、眼及内耳的循环障碍。近年也用来治疗肾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病毒性肝炎。口服每次200~600mg,3/d。

3、己酮可可堿可使优喘平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过量危险。 1干扰素可降低优喘平清除率。 1优喘平能增强呋噻米的利尿作用。 1优喘平与利血平合用,可使心率加快。 1稀盐酸可减少优喘平的吸收。 1硫糖铝可减少优喘平的吸收。 1优喘平与磺吡酮合用,优喘平的血药浓度降低。

4、己酮可可堿有抗TNF作用,也可使用。伴有相关疾病者要治疗相关疾病,包括用米尔法兰治疗骨髓瘤。还可用环孢素10mg/(kgd)。有用氯苯吩嗪200~400mg/d控制病情。如无继发感染,局部治疗宜温和,对症处理。有些伴肠疾的病例行结肠切除术后常无效。米诺四环素100mg,2次/d,对亚急性病例有特效。

2-甲基-4-乙基-3-己酮结构式

摩尔折射率:60 摩尔体积(m 3 /mol):96 等张比容(90.2K):193 表面张力(dyne/cm):20 极化率(10-24cm 3):17 化学性质 甲基乙基酮由于具有羰基及与羰基相邻接的活泼氢,因此容易发生各种反应。

-二甲基-2-乙基己醛。2: 5-甲基-3-己酮。3:3-甲基-1-苯基-2-丁酮。4: 2-(4-甲基苯基)乙醛。6的结构见图。

-己酮的化学结构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构成,分子式C6H12O清晰地展示了它的分子组成。它的分子量为100.16克/摩尔,这个数值对于理解和计算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和性质至关重要。

己3酮不是脂肪族甲基酮。己3酮是含有六个碳原子的酮类化合物,属于芳香族酮。而脂肪族甲基酮是指一类包含甲基和酮基的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以下结构:r—ch2—c(ch3)2—coch3。其中r代表烃基,通常是脂肪族烃基如甲基、乙基等。因此,己3酮不是脂肪族甲基酮。

【主要成份】本品的主要成份为格列喹酮。化学名称:1-环已基-3{[对位-[2(2,3,二氢-7-甲氧基-4,4-二甲基-1,3,二氧基-2 (IH)-异喹啉基)-乙基]苯基]磺酰基}脲。【成 份】分子式:C27H33N3O6S 分子量:5263 【性 状】本品为白色片。

碘仿是含有三个α氢的醛酮在稀碱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反应,生成碘仿和少 一个碳原子的羧酸。酸催化下只能发生α氢的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卤仿反应。

如和利用乙酰乙酸乙酯合成4-甲基-2-己酮(用化学方程式)高手帮个忙...

1、乙酰乙酸乙酯+丙酸--1)SiCl4, 2) Cu(OAc)2, 3)H2SO4--2,4-己二酮--CH3I--3-甲基-2,4-己二酮。4-甲基-2-戊酮(甲基异丁基甲酮)试剂,广泛用于化工,制药的溶剂,核裂变产物的分离回收及科研试验。市场上销售的4-甲基-2-戊酮含量≤99%,其中含有少量醇,酸性物质和水等杂质。

2、共4步:1)乙酰乙酸乙酯被乙醇钠活化,与溴丙烷反应得到取代的乙酰乙酸乙酯;2)相应的酯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之后酸化,生成羧酸;3)加热脱羧,得到甲丁酮;4)甲丁酮还原得到目标结构—己-2-醇。

3、乙酰乙酸乙酯→(LDA;1-氯丙烷)→2-丙基-3-氧代丁酸乙酯→(H3O+)→2-丙基-3-氧代丁酸→(加热脱羧)→2-己酮→(H2,钯碳)→2-己醇 首先利用亲核取代,然后是酸式分解,最后是还原。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