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习惯将硅烷单体和聚硅氧烷统称为有机硅化合物,并称聚硅氧烷液体为硅油,聚硅氧烷橡胶为硅橡胶,聚硅氧烷树脂为硅树脂。聚硅氧烷主链结构为Si-O-Si结构,本质上与石英一样,区别在于其侧基上连接有机基团。
聚有机硅氧烷(简称聚硅氧烷),是一类以重复的si-o键为主链,硅原子上直接连接有机基团的聚合物,其通式为 ,其中,r代表有机基团,如甲基,苯基等;n为硅原子上连接的有机基团数目(1~3之间);m为聚合度(m不小于2)。其商品化的产品包括:硅油、有机硅环体、硅橡胶、硅树脂等。
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疏水类的有机硅物料。在药品、日化用品、食品、建筑等各领域均有应用,它的衍生物已达数百种,常用的聚硅氧烷主要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环甲基硅氧烷,氨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聚醚聚硅氧烷共聚物。
.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式:Me3SiO(Me2SiO)nSiMe3 (2).氟硅氧烷.(3). 乙二醇硅氧烷.硅油常温下是不挥发的油状液体,在水、动植物油及矿物油中不溶,或溶解度很小,既能耐高温,也能耐低温。化学性能惰性,物理性性能稳定,无生物活性。
聚硅氧烷类化合物是已知的最无活性的化合物中的一种。它们十分耐生物老化,与动物体无排异反应,并具有较好的抗凝血性能。5.低表面张力和低表面能 有机硅的主链十分柔顺,其分子间的作用力比碳氢化合物要弱得多,因此,比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粘度低,表面张力弱,表面能小,成膜能力强。
洗发水成分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属于硅油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在药品、日化用品、食品、建筑等各领域均有应用,它的衍生物已达数百种,常用的聚硅氧烷主要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环甲基硅氧烷,氨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聚醚聚硅氧烷共聚物等。其中环聚二甲基硅氧烷就为常用的聚硅氧烷一种。

1、双组分轮胎胶囊隔离剂配方,其中组分A乳液的主要成分主要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组分B乳液的主要成分为聚甲基氢硅氧烷,同时还有乳化剂、消泡剂、杀菌剂去离子水等成分。胶囊隔离剂既可以用于喷涂胎坯的内表面,又可直接用于胶囊上作为涂覆层。
2、主要成份是硅油和起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并加以一定的稳定剂。通过其使硅油能与水相容形成均一的溶液。起隔离剂作用的是硅油。隔离剂,顾名思义是起隔离作用的添加物,在不同领域中具体所指不同。
3、橡胶隔离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对苯二甲酸金属盐25-50份,硬脂酸1-5份,硅油20-45份,乳化剂10-25份。所述的对苯二甲酸金属盐优选为对苯二甲酸钙、对苯二甲酸镁、对苯二甲酸锌、对苯二甲酸钾、对苯二甲酸钠、对苯二甲酸钡、对苯二甲酸铝、对苯二甲酸铁的一种或几种。
4、聚丙烯树脂、超高分子量聚硅氧烷。硅酮母粒是以聚丙烯树脂、超高分子量聚硅氧烷、硫化剂、硅油为原料,通过加入特定用量比的硫化剂,制成的。
5、水泥、砂子、添加剂。水泥:占总重量的60%-70%,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砂子:占总重量的25%-35%,砂子一般采用细砂或中砂,砂子的粒径应控制在0.15mm-3mm之间;添加剂:0.5%-1%的防水剂,以上就是水泥隔离剂配方成分。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制作硅橡胶主要原料:沙子,碱化钾,暂时性催化剂[(CH3)4NOH、(n-C4H9)4POH]。 工业上主要采用碱催化聚合法及酸催化聚合法生产硅橡胶。较多的采用KOH和暂时性催化剂[(CH3)4NOH、(n-C4H9)4POH]。 加工成型方法如图所示。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主要以含端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胶,以含二甲基链节和甲基氢链节的聚甲基硅氧烷为交联剂,以铂络合物为交联催化剂制成的胶料。胶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室温或加热情况下进行加成反应,可得到网状结构的硅橡胶。
主要成分有机硅基胶、二氧化硅、碳酸钙、固化剂等,分热硫化型(高温硫化硅胶HTV)、室温硫化型(RTV),其中室温硫化型又分缩聚反应型和加成反应型。高温硅橡胶主要用于制造各种硅橡胶制品,而室温硅橡胶则主要是作为粘接剂、灌封材料或模具使用。
原材料主要分为要分为硅橡胶、硅树脂、硅油、硅烷。首先硅胶又名硅酸凝胶,是一种粒状多孔的二氧化硅水合物,属非晶态物质,外表呈透明或乳白色,由硅酸钠加酸后洗涤干燥制得,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无毒无味。虽名称为“胶”,它实际上是一种固体,外表呈透明或乳白色。
混炼硅橡胶中最常用的两种基本型号是模压硅胶和挤出硅胶,模压硅胶是混炼硅橡胶原料中最常用的一种,因为其生产工艺是采用平板硫化机或者真空硫化机高温硫化模压成型的,挤出硅胶构成成分和模压硅胶构成成分基本一样,都是由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白炭黑、硅油以及其它辅助材料通过真空密炼机高温混炼而成的。
硅橡胶配方设计应当考虑到以下几点。(1)硅橡胶制品一般在高温下使用,其配合剂应在高温下保持稳定,为此,通常选用无机氧化物作补强剂。(2)硅橡胶为饱和度高的生胶,通常不能用硫黄硫化,而采用热硫化。
1、方法一: 将硅烷2%,异丙醇85%,水10%,醋酸0.5%,配成溶液,(最好是硅烷后加入,边加边搅拌约1小时),至溶液成清澈透明状。将氢氧化镁浸泡到该溶液中,充分搅拌,使得偶联剂能够接触到氢氧化镁表面。将处理好的氢氧化镁120度烘干 分钟即可。
2、硅烷偶联剂通常制成稀薄水溶剂来使用。硅烷偶联剂的水溶液浓度通常为0.1~0%左右。若水溶性性较差的硅烷偶联剂可用0.1~0%左右的醋酸水或水-乙醇(醋酸水-乙醇)混合液稀释后使用。
3、典型配方如下:基料:107(2-20万) 300油(硅油和3#白油) 180CC粉? 550做胶:基料 700交联剂(D30:D90=9:1) 30偶联剂(KH550,KH560) 3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80) 0.2颜料 20中性透明比较类似于酸胶,有用做基料的方法也有直接一步法的。
4、具体调节方法]1准备醋酸浓度为0.1~0%的水溶液 若硅烷偶联剂的溶解性良好,则可以降低醋酸浓度。若是胺硅烷偶联剂KBM-6123,KBM-573,KBM-575除外),则无需添加醋酸。2在充分搅拌醋酸水溶液的同时滴入硅烷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的浓度一般为0.1~0%,搅拌速度应控制在不使液体溢出状态。
5、硅偶联剂与水反应很迅速,同时自己也发生着交联,最后形成百十分子厚度的薄膜。所以,使用时不建议用水溶液,最好用无水乙醇溶液。同时,浸泡液里的偶联剂已经交联失效了,留着也没用了。其实,增强用玻璃纤维表面有那么少许偶联剂就可以了;使用KH550和KH570的效果一样。
6、硅烷偶联剂KH560,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易水解,缩合形成聚硅氧烷,过热,光照、过氧化物存在下易聚合KH550,可溶于有机溶剂,但丙酮、四氯化碳不适宜作释剂,可溶于水。在水中水解,呈碱性 KH-550属于氨基硅烷,主要用于无机填充的表面处理,如碳酸钙。
羟基硅油固化加含氢硅油比例是13:1。羟基硅油又称二甲基羟基硅油,结构式为HO[(CH3)2SiO]nH,是以重复的硅氧键为主链,甲基为侧基并以羟基封端的线型聚合物。这种硅油无色透明,无味、无臭。溶于四氯化碳、苯、氯仿、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和乙醇,低黏度的羟基硅油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
含氢硅油的固化条件与羟基硅油有所不同。含氢硅油采用催化剂引发热加成反应(也称为热固化),其主要固化条件包括:用催化剂来引发热加成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一般较高。具体的固化温度通常在50摄氏度到200摄氏度之间。
常规用量:0.5—4%乳化硅油用途:乳化硅油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各部门,国防工业,科学研究及医疗卫生等部门,它广泛用于电气绝缘、脱模、消泡、阻尼、防震、滚压、防尘、防水、高低湿润等方面。
羟基硅油有一般有这么集中固化方式:1)自身固化。直接加热,硅羟基之间即可脱水固化,形成Si-O-Si键。2)采用含氢硅油进行固化。硅羟基可以和含氢硅油反应,形成氢气和Si-O-Si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