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无现象的是2-甲基丁烷,褪色有气泡的是2-甲基丁烯,褪色无气泡的是2-甲基-2-丁烯。
①4个先加高锰酸钾,只有一个不退色,那就是2,2-二甲基丁烷。②剩下3个加溴水,只有一个不退色,那就是乙苯。③剩下2个加硝酸盐,有一个产生沉淀,那就是丙炔。CH3-C三CH+AgNO3 ——→CH3-C三CAg↓+ HNO3 ④剩下一个就是2-甲基-2-丁烯。
-甲基-2-丁烯,就是丁烯双键在第3个碳原子上,同时第2个碳原子上还有一个甲基 2,2,3,3-四甲基丁烷,就是丁烷的第3个碳原子上各有2个甲基。
化学通式是用来表示一类或几类化合物的,其中至少一个基团是可变化的。是不是同分异构体要看可变基团R是不是分子式相同。一般情况下R种类很多,分子式是不同的,结论是不一定 2主链4个C,第二个C上连两个甲基。每种物质的结构式可以说只有一种写法,这个没有为什么,找到规律就好。
-甲基丁烷、3-甲基-1-丁炔和3-甲基-1-丁烯 1 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不变色者为2-甲基丁烷, 因为双键和炔键均和溴反应。2 剩余的两种加银氨溶液, 3-甲基-1-丁炔发生反应生成炔基银白色沉淀, 3-甲基-1-丁烯不沉淀, 因为末端炔键的氢具有酸性。

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无现象的是2-甲基丁烷,褪色有气泡的是2-甲基丁烯,褪色无气泡的是2-甲基-2-丁烯。
①4个先加高锰酸钾,只有一个不退色,那就是2,2-二甲基丁烷。②剩下3个加溴水,只有一个不退色,那就是乙苯。③剩下2个加硝酸盐,有一个产生沉淀,那就是丙炔。CH3-C三CH+AgNO3 ——→CH3-C三CAg↓+ HNO3 ④剩下一个就是2-甲基-2-丁烯。
-甲基-2-丁烯,就是丁烯双键在第3个碳原子上,同时第2个碳原子上还有一个甲基 2,2,3,3-四甲基丁烷,就是丁烷的第3个碳原子上各有2个甲基。
1、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无现象的是2-甲基丁烷,褪色有气泡的是2-甲基丁烯,褪色无气泡的是2-甲基-2-丁烯。
2、①4个先加高锰酸钾,只有一个不退色,那就是2,2-二甲基丁烷。②剩下3个加溴水,只有一个不退色,那就是乙苯。③剩下2个加硝酸盐,有一个产生沉淀,那就是丙炔。CH3-C三CH+AgNO3 ——→CH3-C三CAg↓+ HNO3 ④剩下一个就是2-甲基-2-丁烯。
3、-甲基-2-丁烯,就是丁烯双键在第3个碳原子上,同时第2个碳原子上还有一个甲基 2,2,3,3-四甲基丁烷,就是丁烷的第3个碳原子上各有2个甲基。
4、银氨溶液只能鉴别醛或者端炔。3-甲基-1-丁炔属于端炔,能和银氨反应产生炔化银白色沉淀。3-甲基-1-丁烯、2-甲基丁烷这两个不能用银氨鉴别,都没有现象。可以使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前者使之褪色后者不能。
5、-甲基丁烷、3-甲基-1-丁炔和3-甲基-1-丁烯 1 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不变色者为2-甲基丁烷, 因为双键和炔键均和溴反应。2 剩余的两种加银氨溶液, 3-甲基-1-丁炔发生反应生成炔基银白色沉淀, 3-甲基-1-丁烯不沉淀, 因为末端炔键的氢具有酸性。
6、取代基不对称的都算,比如1,2,4-三甲基苯,芳烃中不对称烃。1,1,2-三甲基乙烯(2-甲基-2-丁烯),不对称烃烯烃。1-甲基-2-乙基乙炔(2-戊炔),不对称炔烃。烷烃的更多了。怎么判断呢?就是结构中,没有对称面或者对称中心的,就可以称之为不对称。
1、首先在四种化学物质中加入高锰酸钾,不褪色的是丁烷。褪色的是1-丁炔、1-丁烯、1-3-丁二烯。往褪色的三者中加入银氨溶液,产生红棕色沉淀的是1-丁炔。不产生沉淀的是1-丁烯和1-3-丁二烯。
2、首先,室温下,甲基环己烷为液体。将剩余四种气体通过溴水,溴水不褪色的是丁烷。剩余三种不饱和烃最准确的判断方法是核磁共振氢谱:1-丁烯有4种氢,1-丁炔有三种氢,1,3-丁二烯只有两种氢。
3、加高锰酸钾,不褪色的是丁烷。褪色的是后四者 往后三者中加入银氨溶液,产生红棕色沉淀的是丁炔。
4、鉴别方式如下: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丁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但能使溴水褪色的是环丙烷。1-丁烯和1-丁炔均能同时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但1-丁炔能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1-丁烯不能。
5、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环己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但能使溴水褪色的是环丙烷。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1,3-丁二烯和1-丁炔。在这两个中,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1-丁炔银沉淀的是1-丁炔,剩下的就是1,3-丁二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