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名称:丙酮肟CAS NO.127-06-0中文别名:二甲基酮肟英文名称:Acetoxime英文别名:2-Propanone oxime; Acetone Oxime; Dimethyl KetoximeEINECS:204-820-1分子式:C3H7NO分子量:70938CAS号:127-06-0EINECS:204-820-1白色针状结晶。
2、丙酮肟(简称DMKO)又称为二甲基酮肟,相对密度:0.9113,熔点:60℃,闪点:42℃,沸点:138℃,毒性LD50: 5500mg/kg,易溶于水和醇、醚等溶剂,水溶液饱和溶解度为25%(质量百分比),其水溶性呈中性,稀酸中易水解,在常温下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3、丙酮肟,化学名称为二甲基酮肟,是一种在水处理和锅炉化学除氧方面广泛应用的化合物。它具有相对密度0.9113,熔点60℃,闪点42℃,沸点138℃,其毒性LD50为5500mg/kg。
4、醇酸树脂涂料防结皮剂和硅固化剂。二甲基酮肟官方信息显示,二甲基酮肟主要用于醇酸树脂涂料防结皮剂和硅固化剂,以及锅炉水系统脱氧剂等。二甲基酮肟1(Acetoneoxime简称DMKO)又称为丙酮肟,常温下为白色片状结晶,熔点:60~61℃,水溶性:320g/l(21℃),易溶于水、醇、醚、酮等。
5、加丙酮污除盐原理是氯化钠在低极性溶剂中溶解度低。丙酮肟(简称DMKO)又称为二甲基酮肟,相对密度:0.9113,熔点:60℃,闪点:42℃,沸点:138℃,毒性LD50:5500mg/kg,易溶于水和醇、醚等溶剂,有机溶剂优选为丙酮污,是利用氯化钠在低极性溶剂中溶解度低的原理进行除盐的。

乙醛氧化法 在孟山都法商业生产之前,大部分的乙酸是由乙醛氧化制得。
C2H5OH + O2=CH3COOH + H2O丁烷氧化法丁烷氧化法又称为直接氧化法,这是用丁烷为主要原料,通过空气氧化而制得乙酸的一种方法,也是主要的乙酸合成方法。 2CH3CH2CH2CH3 + 5O2=4CH3COOH + 2H2O当丁烷或轻石脑油在空气中加热,并有多种金属离子包括镁,钴,铬以及过氧根离子催化,会分解出乙酸。
乙醇转化为乙酸的过程:乙醇转化为乙酸,只有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催化氧化,再通过酶的作用,发酵反应生成。发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5OH+O→CHCOOH+HO 工业上,采用乙醇制作乙酸的具体方法为: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醋杆菌属细菌能够从含有酒精的食物中生产出乙酸。
由乙醇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制得。C2H5OH + O2 CH3COOH + H2O 在孟山都法商业生产之前,大部分的乙酸是由乙醛氧化制得。尽管不能与甲基羰基化相比,此法仍然是第二种工业制乙酸的方法。乙醛可以通过氧化丁烷或轻石脑油制得,也可以通过乙烯水合后生成。
其实β-二羰基化合物烃基化与酰基化酰基化反应都必须在强碱溶液中进行。乙醇钠,氢化钠都属于强碱都可以使β-二羰基化合物形成负离子,所以也可以在乙醇钠溶液中进行酰基化反应。
因为酰化试剂(酰氯,酸酐等)会和醇类反应。而烷基化不存在这个问题。
二羰基化合物的烃基化反应用乙醇钠做碱性试剂,而酰基化反应用氢化钠做碱性试剂。
β-二羰基化合物的分类/它们的种类繁多,包括酮-烯醇的互变异构,这是酸催化下的一种重要现象,展现了它们结构的灵活性。而在碱催化下,羰基化合物的互变异构更为显著,揭示了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机制。
形成过程不同 羰基:羰基是碳和氧两种原子通过双键连接而形成的。酰基:酰基是羧酸脱去羟基后的剩余部分形成的。结构不同 羰基:羰基是两个键都能连基团。酰基:酰基的一端已经连上了一个烃基,只空余另一端。
与氢氰酸的加成醛、酮与氢氰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α-羟基腈(又叫氰醇)。羰基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上很有用,是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羟基腈是一类活泼化合物,易于转化成其他化合物,因而是有机合成中间体。
这种极性使得羰基有两个反应中心,碳为正电中心,氧为负电中心。因此,尽管碳氧双键不如碳碳双键易发生亲电加成,却更易接受亲核试剂的攻击,进行亲核加成反应。例如,醛、酮与氢氰酸反应生成α-羟基腈,这一过程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作增长碳链的手段,羟基腈是中间体,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其他化合物。
这个反应通常需要催化剂的存在,常用的催化剂有酸性和碱性催化剂。此外,腙还可以通过羰基与氰化钠反应生成,反应式为R-C(=O)X + NaCN R-C(=N-CN) + NaX(X代表其他原子或基团)。腙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应用,可以进一步反应生成其他有机化合物。
在羰基中,带有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比较活泼,容易和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因此羰基化合物发生的加成反应主要是亲核加成。可与羰基发生亲核加成的亲核试剂包括氢氰酸、亚硫酸氢钠、格利雅试剂、氨及其衍生物羟胺、苯肼、氨基脲、醇等。
在反应中,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部分会与另一分子中的活泼亲核基团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羟醛中间体。随后,中间体会被脱水形成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羟醛缩合反应的机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它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在有机合成中用于构建碳-碳键。
羟醛缩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上有重要的用途,它可以用来增长碳链,并能产生支链。具有α-氢的酮在稀碱作用下,虽然也能起这类缩合反应,但由于电子效应、空间效应的影响,反应难以进行,如用普通方法操作,基本上得不到产物。一般需要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1、哒嗪及其衍生物可用 1,4-二羰基化合物与肼缩合(见缩合反应),属于【4+2】型环合方法,形成二氢哒嗪,然后再经氧化形成哒嗪或哒嗪酮。利用环重排和缩环反应合成哒嗪化合物,这是近些年采用的新方法。
2、β-二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Knvenagel缩合与Michael加成,是β-二羰基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它们在弱碱胺或吡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展现出独特的合成路径。
3、双羰基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可以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盐和醇。
4、与氢氰酸的加成醛、酮与氢氰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α-羟基腈(又叫氰醇)。羰基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上很有用,是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羟基腈是一类活泼化合物,易于转化成其他化合物,因而是有机合成中间体。
5、美拉德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涉及羰基化合物与氨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烹饪过程中,如烘焙时面粉中的葡萄糖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反应形成棕色物质和风味化合物。
6、初始阶段:a. 羰氨缩合(葡基胺的形成) b.分子重排。中间阶段:果糖基胺的进一步反应可能有两条,a.脱水形成羟甲基糠醛 b.脱去胺残基重排生成二羰基化合物。二羰基化合物进一步脱水后与胺类缩合,生成褐色大分子;也可裂解成较小的分子,促使氨基酸脱羧、脱氨,生成少一个碳的醛,对食品品质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