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是芳基。芳基是芳香基团,芳烃分子的芳核碳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一价基团的总称,通常用Ar—表示。例如:苯基、邻甲苯基、1-萘基(或α-萘基)、2-萘基等,都属于此类。
Ar代表的基团是芳基。芳基在有机化学中是指任何从简单芳香环衍生出的官能团或取代基。虽然更特殊的名称如苯基,被用来描述未被取代的芳基,但出于概括和简练的原因芳基仍然被使用。
是指芳香族环上的取代基。通过查询权威化学教材和AR文献可知,AR基团是指芳香族环上的取代基,其中A代表芳香族环,R代表取代基。

半缩醛的羟基缩合脱水环合。2C6H5CHO+O2产生2C6H5COOH,常用的提纯方法是用饱和碳酸钾溶液洗涤。苯甲醛是最简单的芳香醛,俗称苦杏仁油,又称为安息香醛。
乙二醇结构简式:HO-CH2-CH2-OH,分子式:C2H6O2。
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又称醋酸乙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8O2。邻苯二甲酸酯(PAEs)又称酞酸酯,是邻苯二甲酸形成的酯的统称。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HCHO或CH2O,分子量30.03。
乙二醇:CH2(OH)CH2(OH)丙三醇:CH2(OH)CH(OH)CH2(OH)乙三醇有一个碳原子上有两个羟基,不稳定。
—CH3和一OH在苯环的邻位和对位时除了命名有不同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有不同。
甲基和羟基都是邻对位定位基。但是产生的原因不一样。甲基是由于超共轭效应,因而是给电子基。羟基是由于共轭效应,因而是给电子基。共轭效应要比超共轭效应明显的多。所以羟基的定位效应要大的多。甲基是弱活化邻对位定位基。
只有处于对位,苯环上的4个氢才是完全对称的,属于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使得羟基邻对位的电子云密度上升,如果羧基正好处于邻对位,就得到了部分负电荷,显然不容易电离了。而间位的羧基正好相反,羟基给电子的共轭效应无法作用到羧基上,所以间羟基苯甲酸容易电离一些。
通过-OH的共轭和诱导效应,可以使邻对位的H比较活泼,对间位的基本上没有增强影响。
注:苯的化学位移一般认为是28,另外:苯环上氢氢之间的耦合常数也很重要,邻位耦合为7-9Hz,常见的为8Hz,间位为1-3Hz,常见的为2Hz(有时候不表现裂分,而是出现较宽的单峰),对位耦合很小,一般表现不出来。
1、物理性质 苯甲酸是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固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它的熔点约为122-123℃,沸点约为249℃。苯甲酸在室温下几乎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醇、醚和酯。合成方法 苯甲酸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
2、对二甲苯。释义: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比重0.861,熔点12℃,沸点135℃,闪点25℃,能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混溶。
3、二甲苯具有强烈芳香味,易燃,有毒,是高度致癌物质。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液体;是苯环上两个氢被甲基取代的产物,存在邻、间、对三种异构体,在工业上,二甲苯即指上述异构体的混合物。二甲苯具有中等毒性。
4、气味方面,苯常温下是甜味,有芳香气味,甲苯有苯样气味,二甲苯有强烈刺激性。溶解度方面,苯难溶于水,甲苯极微溶于水;二甲苯易流动,能与无水乙醇、乙醚和其他许多有机溶剂混溶。
5、二甲苯(dimethylbenzene)是苯环上两个氢被甲基取代的产物,存在邻、间、对三种异构体,在工业上,二甲苯即指上述异构体的混合物。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烃的特殊气味。
“phenol”或“benzenol”则表示这是苯酚的一种取代形式,也说明它在化学性质上与苯酚有类似的性质。
先用Fe3+鉴别出对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气泡。剩下两个。用酸性KMnO4鉴别出苯甲醛,溶液褪色。最后那个就是苯甲醚 或者先用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就是对甲苯酚。
测熔点 FeCl3溶液显色(酚羟基能显色)NaHCO3溶液,酸可以成盐溶解并产生CO2,酚不能。
加入三氯化铁,显蓝色的是邻甲基苯酚,其他不反应;加入亚硝酸钠和盐酸,有气体生成的是对甲基苯胺;对二甲苯和硝基苯无现象;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消失的是对二甲苯,硝基苯无现象。
邻羟基甲苯。。这种命名本身就是错误的,羟基是优势集团,按照酚类物质命名,叫邻甲基苯酚。结构式如下:这是一种酚类物质,具有酚的性质。比如:(高中阶段)与FeCl3溶液生成紫色络合物 与溴水生成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