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乙酸酐和苯胺制备乙酰苯胺的原理

1、反应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在碱的作用下,首先夺取乙酸酐上甲基a-氢生成带负电荷的离子;第二步是这个带负电的离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苯甲醛的羰基碳,羰基变成了氧负离子,第三步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酸酐生成羧酸,同时脱水,羟基和临位碳上的氢脱去一分子水生成双键。

2、由苯胺经乙酸乙酰化而得。将苯胺和冰醋酸(过量100%)置于带夹套的搪玻璃反应器内,回流6-14h直至无游离苯胺为止。若用稀乙酸,则反应温度为150-160℃。也可采用乙酐作酰化剂,反应在苯溶液中进行,乙酐过量150%。

3、以苯为原料合成乙酰苯胺的实验原理:苯与混酸(硝酸和硫酸)加热,发生硝化反应,制得硝基苯。硝基苯然后用铁屑还原,得到苯胺。最后,苯胺与乙酸酐发生酰基化反应,生成乙酰苯胺。苯与混酸(硝酸和硫酸)加热的硝化反应是一个典型的亲电子硝化反应。

4、从苯胺制备乙酰苯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首先,苯胺与乙酸在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分馏柱去除水分,以促进平衡移动,提高产率。其次,乙酰氯在苯胺中进行氨解。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会添加一种叔胺以中和产生的酸。叔胺的加入有助于平衡化学反应,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5、实验室制备时,可以将苯胺、乙酐和冰醋酸(或锌粉)在有回流冷凝器的烧瓶中加热反应,产物经过冷却、过滤、提纯后得到粗品。

杂质响应差、极性大、拆分不开?柱前衍生法了解一下

第一类,通过衍生反应改变化合物极性,解决弱/无保留、峰拖尾问题。例如,对于带羧基、氨基、羟基等活泼氢基团的大极性化合物,在反相C18色谱柱上的保留较弱,常规C18色谱柱填料与这些活泼基团相互作用,导致部分样品延迟洗脱,产生峰拖尾。通过衍生反应脱去活泼氢、引入新基团,改变化合物极性。

衍生化分析方法在复杂化合物分析中扮演关键角色。对于响应差、极性大或难以拆分杂质的化合物,衍生化分析能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本文阐述衍生化分析方法开发的一般思路及注意事项。

虽然酶水解法存在水解时间长、酶试剂带人的黏液蛋白可能导致乳化及色谱柱污染等缺点,但酶水解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很少使被测药物或共存物发生降解,所以常被优先选用。

由于柱前衍生化法是在分离前使药物与衍生化试剂反应,故与药物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杂质也会同样生成衍生,这样就有可能妨碍药物的检测。同时,如果杂质含量多时,药物与衍生化试剂的反应率降低,因此,应尽可能将药物进行精制后再衍生化。

对甲苯胺和乙酸酐反应的方程式

将对甲苯胺用乙酸酐处理转变为相应的酰胺,其目的是在第二步 高锰酸钾氧化反应中保护氨基,避免氨基被氧化,形成的酰胺在所用氧化条件下是稳定的。 (2) 对甲基乙酰苯胺中的甲基被高锰酸钾氧化为相应的羧基。氧化过 程中,紫色的高锰酸盐被还原成棕色的二氧化锰沉淀。

甲苯破酞法,先用甲苯制备甲苯胺,然后对甲苯胺中,加入对甲苯磺阮抓,水和碳酸钠形成对甲苯磺酞对甲苯胺,再加混酸进行硝化,生成3一硝甚一对甲笨磺既对甲苯胺,然后加硫酸进行加热而得产品。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