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苦瓜叶面什么病!

苦瓜炭疽病,叶部病斑较小,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为黄褐至棕褐色。茎蔓病斑成梭形或长条形,黄褐色,稍下陷,有时龟裂。果实病斑凹陷,形状不规则,生粉红色黏稠状物,后期病部形成黑色粗糙不规则形斑块。

白粉病,可用30%特富灵可湿粉2000倍液,或5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2%武夷霉素(Bo-10)水剂200倍液等]。连喷3―4次,隔7―15天1次,前密后疏,交替喷施,喷匀喷足。

苦瓜感染了疫病。叶面喷洒甲霜锰锌或烯酰锰锌或代森锰锌或霜脲锰锌或乙膦铝锰锌进行防治,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控制发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加入磷酸二氢钾和天然芸苔素同喷,防治效果更佳。

苦瓜缺镁引起的叶枯病。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中后期,苦瓜座果率高,随着座果增多,苦瓜植株体内钙、镁运输能力差,不能及时满足其正常需要。因此,苦瓜生长中后期要多补充钙镁磷肥,可以浇施或者埋施,并结合叶面喷施1%的硫酸镁液肥,一周一次,连续三次。

考虑霜霉病,苦瓜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叶面现浅黄色小斑,后扩大,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至褐色,严重时病斑融合为斑块。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灰色至紫黑色霉(孢子囊)层,遇连续阴雨则病叶腐烂,如遇晴天则干枯易碎,一般从下往上发展,病重时则全株枯死。

苦瓜叶枯病。用800倍80%代森锰锌或600倍70%丙森锌或1000倍30%戊唑醇.多菌灵或800倍77%多宁或600倍66%统佳或1:2:200倍波尔多液进行防治,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控制发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的主要学术成就、创新点

1、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是“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是教育部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农药学”、“植物调控化学与生物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农药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绿色农药的设计、合成与工程化研究; 生物质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的工程化研究; 精细化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产业化开发。

3、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仪、蛋白质结晶机器人、大分子晶体生长观测系统、蛋白质晶体X-射线衍射仪、等温滴定量热仪、落式超高速冷冻离心机、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化学生物学相关大型仪器设备15台套,在绿色农药创制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环境行为分析、农药作用机制研究与创新等方面具有较为完备的研究手段。

4、漫步清明时节,心中思绪万千,故地贵阳再次踏上,数年光景,恍如昨日。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博学深研之地,曾数篇SCI(含1区)在此孕育。四月,学业却未见动静,中期考核遥遥无期,论文亦难成行,预示着延期毕业的阴影。父母焦急,话语中却不敢言明,而心中寒意,却难以抵挡。

5、农药学和别的农学的就业情况其实本质上差不多,博士去向也多是政府和研究机构,当然可以留校。贵大农学院有个很不错的政策,凡博士研究生在院任教师的,职称直接评为副教授(易进难出型……)。

6、黄剑,作为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的教授,他在化工领域的研究为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做出了突出贡献。钟书华,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务院认定的专家,其专业素养和影响力可见一斑。潘安华和郑重,分别是全国模范教师和音乐特级教师,他们在教育一线的辛勤耕耘和卓越成绩受到国家的高度赞扬。

请问这种植物是什么?

你好,这种植物是芫荽,别名胡荽、香菜、香荽。为伞形科植物鞠荽Coriandrum sativum L.的全草,伞形花笠,芫荽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人们熟悉的提味蔬菜,状似芹,叶小且嫩,茎纤细,味郁香,是汤、饮中的佐料,多用于做凉拌菜佐料,或烫料、面类菜中提味用。

蒲葵 [pú kuí]蒲葵又叫扇叶葵、葵树,在植物分类学中是棕榈科蒲葵属的常绿高大的乔木树种。原产中国南部,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均有栽培。可入药、绿化园林。

这是壳斗科橡树的果实。植物名叫橡树,果实叫橡子。

这种植物是鸟巢厥。鸟巢蕨是一种很好看的蕨类植物,它的形态奇特,从植株顶部向下看,就像一个鸟巢,因此而得名。而且它叶片翠绿,有很好的空气净化能力,养在客厅、会议室及书房等地方非常合适。

这种植物是中药中的钩藤。 钩藤的拼音名是Gōu Ténɡ,英文名为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 钩藤的别名包括双钩藤、鹰爪风、吊风根、金钩草、倒挂刺等。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