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用丙二酸脂合成法。具体如下:丙二酸二乙酯+异丙基溴(反应条件:EtONa,EtOH)生成 (CH3)2CHCH2(CO2Et)2 再加酸加热 生成3-甲基丁酸。甲醇、乙醇分别用SOCl2得到对应氯代烃。
2、刚刚回答错了,应该先氧化为醛,再羟醛缩合,再还原,最后氧化。
3、先将乙醇氧化成乙醛再用羟醛缩合反应生成3-羟基丁醛,之后氧化为3-羟基丁酸,然后脱水加氢即可。碱与乙醛中的α-氢结合,形成一个烯醇负离子或负碳离子。
1、产生方式不同:分子离子峰是样品分子在质谱仪中被电子轰击或受到光解等方式分裂后,所形成的单个荷质比最大的离子峰,碎片离子是由分子离子进一步分解,形成荷质比小于分子离子峰的离子。
2、各种化合物在一定能量的离子源中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裂解而形成各种碎片离子的,所以根据裂解后形成的各种离子峰就可以鉴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3、质谱图中离子峰的类型有分子离子峰,同位素离子峰,碎片离子峰,重排离子峰,亚稳离子峰及基峰等。从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图中可以看到许多离子峰,这些峰的m/z和相对强度取决于分子结构,并与仪器类型,实验条件有关。
4、在质谱图中除了最轻同位素组成的分子离子所形成的M+峰外,还会出现一个或多个重同位素组成的分子离子峰,如(M+1)+、(M+2)+、(M+3)+等,这种离子峰叫做同位素离子峰。
1、乙酸乙酯和乙酸在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的α位甲基脱去氢离子形成碳负离子与乙酸羰基加成。
2、乙酸乙酯不能发生碘仿反应,乙酰丁酸乙酯是可以发生碘仿反应的。前者分子中CH3CO为酰基,不是甲基酮结构,后者虽然命名中叫乙酰,但该处的CH3CO为酮羰基,且为甲基酮,故可发生碘仿反应。
3、意思是一个苯环,在1号位是烯丙基,4号位是溴,2号位是氯 确定了1号位后顺着写就是23456号位,结构式的图就是下面的 我们常见的那种 叫做结构简式,不要混淆。
1、丁酸、2-甲基丙酸、甲酸丙酯、甲酸2-甲基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 中学阶段知道这么几个就行了。
2、分子式相同的羧酸和酯互为同分异构体。按羧酸和酯的结构只能写出六种。
3、仅酯的同分异构体有四种:丁酸丙酯、丁酸异丙酯、2-甲基丙酸丙酯、2-甲基丙酸异丙酯。酸是酯的同分异构体,如果再加上酸那就更多了。庚酸是丁酸丙酯的同分异构体,丁酸得同分异构体有13种。
4、三个碳为主链中心碳原子加二个甲基的2,2-二甲基丙醇。综合一与二,排列组合(丁酸部分还可以看成丁醇、戊醇部分还可以看成戊酸),计算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2*4*2=16。具体的结构自己画吧(手头没有纸笔)。
仅酯的同分异构体有四种:丁酸丙酯、丁酸异丙酯、2-甲基丙酸丙酯、2-甲基丙酸异丙酯。酸是酯的同分异构体,如果再加上酸那就更多了。庚酸是丁酸丙酯的同分异构体,丁酸得同分异构体有13种。
丁酸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CH3CH2CH2COOH;CH3CH(COOH)CH3 戊醇分子式为C5H12O,根据碳架异构有三种,共八种异构体。主链五个碳的有3种:1-戊醇、2-戊醇、3-戊醇。
分子式相同的羧酸和酯互为同分异构体。按羧酸和酯的结构只能写出六种。
乙酸乙酯和乙酸在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的α位甲基脱去氢离子形成碳负离子与乙酸羰基加成。
为无色液体,极微量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熔剂,沸点131~133℃,相对密度d204 0.868,折射率n20D 397。天然存在:存在于草莓、苹果、橙子、园柚、菠萝蜜、甜瓜、葡萄酒、白兰地中。
以甲醇,乙醇,苯及其他无机试剂为原料,应用丙二酸二乙酯合成(1)2,3-二甲基丁酸(2)2-卞基戊酸。谢谢!... 以甲醇,乙醇,苯及其他无机试剂为原料,应用丙二酸二乙酯合成(1)2,3-二甲基丁酸(2)2-卞基戊酸。
乙酸丙酯的同分异构体有:酯类、酸类、羟醛类、羟酮类、环二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