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化学式可以看作苯酚上面的一个氢被甲基取代。所以苯酚是主体,甲基是取代基(不是官能团)。确定了苯酚是主体以后,命名就是什么什么苯酚。
2、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的系统命名就是乙烯基所在的碳原子编为1号碳,对位就是4号碳,所以名称就是4甲基苯乙烯。
3、名称为:6-甲基-4-乙基-2-苯基辛烷 旧规则中“简单的基团先列出,复杂的基团排其后”的说法显然过于模糊。新规则中的规定则是十分肯定的。此外,取代基列出的顺序与取代的为此无关。
4、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以次序最高的官能团作为主要官能团,命名时放在最后。

向苯乙烯,苯乙炔中,加入银氨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苯乙炔,没有白色沉淀的是苯乙烯。不能使溴水褪色的两种液体,分别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甲苯可以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苯甲酸,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加入溴水,能褪色的是苯乙烯,苯乙炔,不褪色的是乙苯。向苯乙烯,苯乙炔中,加入银氨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苯乙炔,没有白色沉淀的是苯乙烯。碳碳双键。
水浴加热蒸出氯仿,得粗品α, β-二溴苯乙烷②(3)510g,收率97%。不必提纯直接用于下步反应。苯乙炔(1):于装有搅拌器的5LDewar瓶中,加入液氨3L,加入5g硝酸铁,5g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金属钠。
苯基乙炔铜跟二氯甲烷肯定互溶的。二氯甲烷或者四氢呋喃可以溶解苯基乙炔铜,是交联性以及性质有关。
1、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2、制法:α, β-二溴苯乙烷(3):于装有搅拌器、滴液漏斗的反应瓶中,加入新蒸馏的苯乙烯(2)①208g(0mol),干燥的氯仿200mL,冰水浴冷却。
3、苯磺酸用发烟硫酸磺化、中和,再经碱熔、酸化、正丁醇萃取、蒸去溶剂后,经蒸馏而得成品。由间二硝基苯加氢制得间苯二胺,再由间苯二胺水解制得。间氨基苯酚水解制得。
1、先将这四种气体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不必是酸性的),有两种气体能使紫色褪去,它们是1-丙烯和1-丙炔;另外两种气体不能使紫色褪去,它们是丙烷和环丙烷。
2、用溴水可以鉴别,甲基环丙烷会和溴水发生开环反应,甲苯和苯只能萃取,有颜色的,再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苯和甲苯,苯的同系物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3、加入溴水,溴水反应褪色的就是甲基环丙烷;再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监测,不能褪色的就是环己烷;剩下的就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苯甲醛,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甲苯。
4、鉴别环丙烷和丙烯的方法:将这两种气体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不必是酸性的,有一种气体能使紫色褪去,它是1-丙烯;另外一种气体不能使紫色褪去,它是环丙烷。
建议采用如下步骤:\x0d\x0a第一,加溴水。甲苯、叔丁基苯不能使溴水褪色。苯乙烯和苯乙炔可以是溴水褪色。\x0d\x0a第二,不能使溴水褪色的两种液体,分别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第一步:加入溴水,褪色的是乙炔。HC(三横打不出)CH + 2Br2 → CHBr2CHBr2 (1,1,2,2-四溴乙烷)第二步:剩下两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
可用化学和物理两种方法鉴别,首先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排除乙烯和乙炔,再通入酸性高锰酸钾,鉴别甲苯,常温下呈液态的是环己烷,其次通进液溴(光照)鉴别甲烷和苯,至于乙炔和乙烯可直接通入氢溴酸,一般条件下反应的为乙烯。
1、向四种溶液中都加入溴水,生成沉淀的是苯酚(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褪色的为苯乙炔和苯乙烯,不褪色的是甲苯。
2、首先加溴水,生成白色沉淀(三溴苯酚)的那个是苯酚。不变色的是甲苯。溴水褪色的是苯乙炔和苯乙烯。再在苯乙烯和苯乙炔中加入硝酸银的氨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苯乙炔银)的是苯乙炔,另一个就是苯乙烯。
3、先加溴水,能使溴水褪色,而且本身保持无色的就是苯乙烯,苯乙炔。本身颜色变化的是甲苯。因为甲苯可以萃取溴。再加硝酸银,能和硝酸银沉淀的含有-C三CH结构,只有苯乙炔。
4、先加溴水,能使溴水褪色,而且本身保持无色的就是苯乙烯,苯乙炔。本身颜色变化的是苯。因为苯可以萃取溴。
5、溶液处理,出现白色沉淀的是苯乙炔,没有沉淀的是苯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