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理是利用颜色互补的原理使变色范围变窄,变色敏锐。
2、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在PH0以下为酒红色,1为暗红色,2以上为绿色。标定盐酸时滴定终点的理论化学计量点为89。但因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饱和溶液形成的碳酸使溶液酸性增加。
3、甲基红变色范围pH4(红)-2(黄) 为了减小误差,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 强酸滴定硼砂时,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红色,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红。
4、在酸碱滴定中,使用混合指示剂,是为了克服单一指示剂的不足,使终点颜色变化明显,有利于滴定终点的准确判断。
5、碳酸钠标定盐酸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CO2++H2O,为缩小批示剂的变色范围,用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使颜色变化更加明显,该混合指示剂的碱色为暗绿,它的变色点PH值为1,其酸色为暗红色很好判断。

生成物有hcl,电离产生氢离子,使ph试纸变红。
pH=9或10)、蓝色(pH=11或12)、紫色(pH=13或14)。由于pH试纸的生产受指示剂质量、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批pH试纸的标准比色卡都要精细印制。因此用pH试纸进行准确检测时,必须与该批的比色卡进行比对。
因为PH试纸上边本来就涂有一些物质(如石蕊),它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弱酸(用HA)表示。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HA的存在形式不同,而这些不同的形态具有各自不同的易于区分的颜色。
黄)~4(绿),百里酚蓝的变色范围是pH7(黄)~5(蓝)。用定量甲基红加定量溴甲酚绿加定量百里酚蓝的混合指示剂浸渍中性白色试纸,晾干后制得的pH试纸可用于测定溶液的pH值便不难理解了。
以酚酞在不同酸碱条件下变色规律为例说明PH试纸的变色原理:把酚酞滴入浓H2SO4,呈现橙色,不论振荡多长时间,其颜色都不变。若把该橙色液配入大量水中,得无色液。
1、甲基红-溴甲酚绿pH 0 以下为暗红色,pH 1 为灰绿色,pH 2 以上为绿色。 是工业碳酸钠现行国家标准中指定的指示剂,变色域很窄。
2、甲基红-溴甲酚绿 pH 0 以下为暗红色,pH 1 为灰绿色,pH 2 以上为绿色。是工业碳酸钠现行国家标准中指定的指示剂,变色域很窄。
3、变色范围如下:根据查询布克化工网得知,甲基红-溴甲酚绿的变色范围是pH2以上时,蓝绿色,pH0时,淡紫灰到淡蓝色,pH8时,带淡蓝色的淡粉红色,pH6时,淡粉红。
4、一般分析实验中,有两个变色范围,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4~2,溴甲酚绿变色范围是0~6。
5、碱性溶液pH是4。甲基红溴甲酚蓝色是正常的,它的变色点是PH=1,大于1显绿色,小于1显红色。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是溴甲酚绿和甲基红混合而成的一种变色范围更窄的指示剂,常用于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
6、甲基红和溴甲酚绿是一种常用的混合指示剂,通常用于酸碱滴定的终点检测。甲基红的酸性范围为pH 4-2,颜色变化为红色到黄色,而溴甲酚绿的酸性范围为pH 8-4,颜色变化为黄色到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