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更正一下,第一个叫苯甲醇,不叫苯甲酚。
先用氯化铁,变色的是对甲基苯酚;剩下的两个用钠单质,有氢气放出的是苄醇;(用Lucas试剂也可以,白色沉淀)剩下的就是甲苯了。
取样,加入酸碱指示剂,石蕊:变红色,是苯甲酸,具有酸性,其余物质均不能使石蕊变红。对其余三个取样,加入溴水:混合互溶不反应,溴水不褪色的是苯甲醇;互溶,溴水褪色的是苯甲醛,即醛基被氧化了;产生白色沉淀的是对甲基苯酚,类似于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沉淀。
首先更正一下,第一个化合物是苯甲醇,而不是苯甲酚。接下来,我们分别对少量物质进行测试。首先,将少量物质分别加入三氯化铁溶液。如果溶液出现颜色变化,那么这个物质是对甲苯酚;如果没有颜色变化,那么这个物质可能是苯甲醇或甲苯。然后,我们再分别取少量剩余的两种物质,加入卢梭链卡斯试剂。
首先我要说明,加高锰酸钾效果可能不太明显,因为苯甲酚的还原性较弱。而苯甲醇因为有-cH2- 可能会有影响,所以效果可能更弱;如果要效果明显,则要加大苯甲酚,苯甲醇的检验用量,然而一般检验用的是试管;一滴高锰酸钾就会使整个试管变黑,效果更弱,跟不可行。
三混甲酚,又称甲酚、甲基苯酚,分子式为C7H8O,分子量为1014,是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三混甲酚是一种无色或呈黄棕色液体,有苯酚气味。主要用于有机合成,是制造表面活性剂、润滑油、合成材料助剂、染料中间体的原料。间对甲酚是间甲酚与对甲酚的混合物。

1、甲酚,单一形态为液体,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所以甲基苯酚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由千百个原子彼此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有机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2、nm。通过查询4-甲基苯酚的基本信息得知,4-甲基苯酚检测波长是278nm。4-甲基苯酚一般指对甲苯酚。对甲苯酚,又名4-甲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8O,主要用作食用香料、杀菌剂、防霉剂、还可用于有机合成,是制造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橡胶防老剂的原料。
3、在溶解性方面,甲基苯酚并不溶于水,但易于溶解于碱性溶液,如苛性碱液,以及一些有机溶剂,如甲苯和乙醇。值得注意的是,它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这可能会影响其化学稳定性。在温度方面,甲基苯酚的沸点为209℃,具体范围在208℃至205℃之间,其熔点则为369℃。
1、苯和硝酸在浓硫酸50至60摄氏度的条件下生成一硝基甲苯,一硝基甲苯在铁和盐酸的作用下生成一甲苯。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现有对甲基苯酚的合成方法有甲苯磺化碱熔法、甲苯氯化水解法、重氮化法、甲基异丙苯氧化法等,甲苯磺化碱熔法是最早用于生产对甲苯酚的方法。
2、甲苯和硝酸在浓硫酸50至60摄氏度的条件下生成一硝基甲苯,一硝基甲苯在铁和盐酸的作用下生成一甲苯胺,一甲苯胺在盐酸和亚硝酸存在的条件下0至5摄氏度,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和氯化铜作用生成对氯甲苯,对氯甲苯和水在420至520摄氏度有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对甲基苯酚和氯化氢。
3、甲苯和硫酸反应,生成对甲基苯磺酸,对甲基苯磺酸经过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对甲基苯磺酸钠,磺酸钠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对甲基苯酚钠,甲酚钠再与SO2反应生成对甲基苯酚,这种反应方法比用硝酸生产安全。
4、您好!我的看法是先加入水,析出的沉淀是对甲基苯酚。然后,对于酰胺,我认为可加入乙酸酐,加热使得苄胺固定,分离即得苄醇和乙酸混合溶液,然后得到的酰胺可以在稀酸作用下水解得到苄胺,再分别蒸馏即可得到纯的产物。
1、可从酚油或焦油酸分出,也可用对甲苯胺重氮化、水解而得。主要合成方法有:对甲基芳香磺酸盐的碱熔融法、对甲基卤代芳烃水解法、酚类化合物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对甲基异丙苯氧化法等。 传统的合成方法主要采用合成法,也可以炼焦、油页岩干馏和城市煤气的副产品混甲酚中分离的到。
2、苯酚烷基化反应就可以直接制备对甲苯酚。甲苯制对甲苯酚的步骤是:第一步硝基化反应得到对硝基甲苯;第二步是用盐酸+铁粉做还原剂硝基还原成氨基,得到对氨基甲苯;第三步是重氮化反应,加亚硝酸盐和盐酸,控制反应温度0到5°,就得到对甲基氯化重氮苯;第四步是酸性条件下水解,就得到对甲苯酚。
3、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1)甲苯磺化碱熔法以甲苯为原料,以硫酸为磺化剂,在110~130℃进行磺化反应,生成中间体甲苯磺酸,经中和后在340~365℃下与熔融氢氧化钠进行碱熔反应,得甲酚钠,经酸化后得粗甲酚,再经蒸馏分出邻甲酚和苯酚,得到以对甲酚为主体的间、对混甲酚。
4、苯和硝酸在浓硫酸50至60摄氏度的条件下生成一硝基甲苯,一硝基甲苯在铁和盐酸的作用下生成一甲苯。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现有对甲基苯酚的合成方法有甲苯磺化碱熔法、甲苯氯化水解法、重氮化法、甲基异丙苯氧化法等,甲苯磺化碱熔法是最早用于生产对甲苯酚的方法。
5、具有弱酸性,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可溶性的钠盐,但不与碳酸钠作用。对甲酚钠盐与硫酸二甲酯一类的烷基化剂反应,生成酚醚。与醛类反应得到合成树脂。催化加氢生成甲基环己醇。在温和条件下,对甲酚即可进行硝化、卤化、烷基化和磺化反应。
6、磺酸盐碱熔法:是早期生产苯酚的方法,通过芳磺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盐,然后碱熔并酸化得到酚。虽然有污染、低效的问题,但由于副产品可以重复利用,设备简单,对间二苯酚、对甲苯酚、苯酚等产品的生产仍有价值。 重氮盐水解法:先硝化芳香烃得到苯胺,再制得重氮盐,最后水解得苯酚。
1、甲苯和硫酸反应,生成对甲基苯磺酸,对甲基苯磺酸经过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对甲基苯磺酸钠,磺酸钠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对甲基苯酚钠,甲酚钠再与SO2反应生成对甲基苯酚,这种反应方法比用硝酸生产安全。
2、甲苯和硝酸在浓硫酸50至60摄氏度的条件下生成一硝基甲苯,一硝基甲苯在铁和盐酸的作用下生成一甲苯胺,一甲苯胺在盐酸和亚硝酸存在的条件下0至5摄氏度,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和氯化铜作用生成对氯甲苯,对氯甲苯和水在420至520摄氏度有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对甲基苯酚和氯化氢。
3、苯和硝酸在浓硫酸50至60摄氏度的条件下生成一硝基甲苯,一硝基甲苯在铁和盐酸的作用下生成一甲苯。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现有对甲基苯酚的合成方法有甲苯磺化碱熔法、甲苯氯化水解法、重氮化法、甲基异丙苯氧化法等,甲苯磺化碱熔法是最早用于生产对甲苯酚的方法。
4、间、对甲酚可采用共沸法、尿素法、离解苯萃取法、磺化水解法等方法进行分离。主要合成方法有异丙基甲苯法、邻二甲苯氧化法、苯酚烷基化法、氯甲基水解法及甲苯磺化碱熔法等,常用方法是异丙基甲苯法、甲苯磺化碱熔法和邻二甲苯氧化法。
1、甲苯与浓硫酸共热生成对甲基苯磺酸,在碱熔条件下生成对甲基苯酚,在酸性高锰酸钾条件下氧化成对羟基苯甲酸,最后在稀硫酸条件下与乙醇反应生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2、性质:又名尼泊金丁酯。无色的小结晶或白色粉末。几乎无臭。稍有涩味。极易溶于乙醇与丙二醇,极微溶于水。熔点69~72℃。对霉菌、酵母与细菌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大于尼泊金丙酯和乙酯。用作食品防腐剂,防止酱油产生白膜。以对羟基苯甲酸与丁酯在硫酸存在下酯化制得。
3、D在催化剂条件下醛基被氧化生成E,E为 。E在碱性高温高压条件下,结合信息③可知,苯环上的Cl原子被取代生成F,同时发生酯化反应,F为 。F酸化生成对羟基苯甲酸G(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 ,化学名称为甲苯。
4、甲苯 ---浓硫酸 100摄氏度--- 对甲基苯磺酸 ---氯气 氯化铁催化 60摄氏度--- 3-氯对甲基苯磺酸 ---稀硫酸 加热 - 2-氯甲笨 ---NaOH(固体) 加热--- 邻羟基苯酚 --KMn04 / H+ ,加热--- 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
5、对羟基苯甲酸是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原料,特别是其酯类,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尼泊金甲)、乙酯(尼泊金乙)、丙酯、丁酯、异丙酯、异丁酯,可做食品添加剂,用于酱油、醋、清凉饮料(汽水除外)、果品调味剂、水果及蔬菜、腌制品等,还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的防腐、防霉剂和杀菌剂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