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高中有机化学题

-CHBr-CHBr-结构,又由1可知,C中同时还含有羧基-COOH 。4,由C加1个H2生成F可知,F中肯定含有碳碳单键,也就是说,除苯环外,碳碳之间都是以单键连接,同时F中还有一个-COOH,因为羧基不会与H2发生反应。

炔烃中每个碳碳三键与碳碳单键相比少连接四个氢原子。

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含有酯基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不画图了,你根据下面的解释画一下吧。就是将羧基改成甲酸酯基,然后移动酚羟基,形成邻间对三种结构。C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C中的两个羟基都可以与钠反应。

B正确,该物质分子式是C22H12,1mol C原子消耗1molO2,4mol H原子消耗1mol氧气,因此该分子1mol完全燃烧会消耗25mol氧气。

高一化学,【含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经催化裂化可生成的烯烃最多有】一直...

异戊烷23裂解时,有一种结果是1-丁烯.新戊烷无23裂解。e,异,同c的第二种情况,2是甲烷和2-丁烯,有两种结果.异戊烷14裂解时最多可达5钟,可能裂解得到的烯烃为1-丁烯,一时裂解成1个碳的烃和4个碳的烃(以下称为14裂解),分别是正,同b 的两种种情况。

催化裂化之后的烯烃:乙烯、丙烯、丁烯有四种 丁烯的考虑:先画好双键碳原子,再剩余四个位置标注。剩余两碳原子组成乙基与之相连;两甲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连在不同碳原子上(考虑平面结构,有顺反两种)。

最多可得3种烯烃(乙烯,丙烯,丁烯,一般不考虑丁烯的同分异构体)。裂化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在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裂化,又叫做催化裂化。

求高质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练习.60道以上.链接也可

1 C 2 ① 烷烃和烯烃 ② 因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题中所示规律可变化为:烷V烷烃=VH2O -VCO2;烯VH2O -VCO2=0;炔V炔烃=nCO2-VH2O。

知识关联:同分异构类型: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其中官能团异构包括:①单烯烃与环烷烃;②单炔烃和二烯烃;③饱和一元醇和醚;④饱和一元醛酮;⑤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⑥芳香醇和酚;芳草醇和芳香醚;⑦葡萄糖和果糖;⑧蔗糖和麦芽糖;⑨硝基烷与氨基酸。

烷烃通式是CnH2n+2;烯烃通式是CnH2n;炔烃通式是CnH2n-2;芳香烃中苯的同系物CnH2n-6。【烷烃】即饱和链烃,亦称石蜡烃。通式为CnH2n+2(n≥1),烷烃中的含氢量已达到饱和。烷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是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烷烃主要来源是石油、天然气和沼气。

先加酸性高锰酸钾,鉴别出烷烃(不反应)并区别开端位和非端位(无论烯烃还是炔烃,端位的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有气体)。端位的一组再加银氨溶液,端位炔烃出现白色沉淀。非端位的一组加溴水,烯烃的反应要快的多,要不就做个红外,炔烃在2200波数有强吸收峰,烯烃在1680左右有强吸收峰。

分子构成C7H16,主链为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有几种

分子构成C7H16,主链为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有5种。分别是:2,3-二甲基戊烷:CH3CH(CH3)CH(CH3)CH2CH3 2,4-二甲基戊烷:CH3CH(CH3)CH2CH(CH3)CH3 3,3-二甲基戊烷:CH3CH2C(CH3)2CH2CH3 2,2-二甲基戊烷:CH3C(CH3)3CH2CH2CH3 3-乙基戊烷:CH3CH2CH(CH2CH3)CH2CH3。

一共9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主链5个碳原子的有5种。我不好画出来,不能截图。 我用系统命名法告诉你吧。

根据烷烃的通式CnH2n+2可知,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烷烃是C7H16。而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CH3)3C—CH2—CH2—CH(CH3)2CHCH(CH3)CH2CH(CH3)2CH—CH2—CH(CH3)(CH3CH2)2C(CH3)(CH3CH2)3CH,共5种。

C7H16有9种同分异构体 庚烷CH3CH2CH2CH2CH2CH2CH3。2-甲基-已烷CH3CHCH2CH2CH2CH3。3-甲基-已烷CH3CH2CHCH2CH2CH3。2,3-二甲基-戊烷CH3CHCHCH2CH3。2,4-二甲基-戊烷CH3CHCH2CHCH3。2,2-二甲基-戊烷CH3CCH2CH2CH3。3,3-二甲基-戊烷CH3CH2CCH2CH3。

高中化学分子量为100烷烃

烷烃即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达到最大值,它的通式为CnH2n+2。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结构 烷烃中,每个碳原子都是四价的,采用sp3杂化轨道,与周围的4个碳或氢原子形成牢固的σ键。

由烃的分子量求分子式的方法: ①M/14,能除尽,可推知为烯烃或环烷烃,其商为碳原子数; ②M/14,余2能除尽,可推知为烷烃,其商为碳原子数; ③M/14,差2能除尽,推知为炔烃或二烯烃或环烯烃,其商为碳原子数。 ④M/14,差6能除尽,推知为苯或苯的同系物。

若有多个醇或酸分子参与成酯,那么要在相应的醇或酸前面加上数目。胺类以与氮原子相连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照该链上的碳原子数称为“某胺”;若是亚胺,氮原子上的较短烃基视作取代基,命名时称“N-某基”(N表示取代基连在氮上)脂环烃类单脂环烃环烷烃的命名与烷烃类似,直接在烷类前面加“环”字即可。

生成物的计量数和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差为:(3n+1)/2+1-n=(n+3)/反应消耗的气体体积是10+50-35=25mL,该体积和原气态烃的体积比值为25:10=在同温同压下,体积比就是物质的量比,因此(n+3)/2 : 1 = 5,即n+3=5,因此n=因此该烷烃有两个碳原子,是乙烷。

C4H10 + 13O2 → 8CO2 + 10H2O 13*32/(2*58)=59 这种疑问本身不难,但强烈建议要自己去推算!换个思路,每摩尔碳原子12克消耗氧气32克——32/12=67,相反,每两摩尔H原子2克消耗氧气32克——32/2=6,所以,氢的质量分数越高,等质量的情况下消耗的氧气就越多。

烷烃分子式通式:CnH2n+2。PV=nRT,R是常数,同温同压下是一样的;同温同压情况下,V=n,又因为ρ=m/V=Mn/V,所以ρ=M。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