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非布司他片的药代动力学

儿童用药:尚未对小于18岁的患者进行非布司他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老年人用药:与年轻受试者相比(18~40岁),老年受试者(65岁及以上)多次口服非布司他后,非布司他及其代谢物的Cmax和AUC相似。血清尿酸浓度下降率在年老与年轻的受试者中也基本一致。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在健康受试者中,非布司他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单次和多次给药后,非布司他的最大血浆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呈正相关。每日给药10~120mg剂量范围内,体内无明显蓄积。非布司他的终末消除半衰期(t1/2)约为5~8小时。

最新进入中国的非布司他片(菲布力)于2018年9月4日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中国市场上市。药代动力学 在健康受试者中,非布佐司他10mg~120mg的单剂量或多剂量给药后,Cmax和AUC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每24小时给予治疗剂量没有观察到蓄积作用。

【药物过量】对健康受试者给药风定宁 非布司他片剂量达到每天300mg,持续7天,无剂量限制性毒性。没有药物过量的病例报道。药物过量患者应进行对症和支持疗法。【药理毒理】非布佐司他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减少血清尿酸达到疗效。

儿童用药尚无1 8岁以下患者应用本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老年患者用药对老年患者(≥65岁)多剂量口服给药本品后,非布佐司他及其代谢产物的Cmax和AUC与年轻患者(18-40岁)相似。另外,老年受试者与年轻受试者的血清尿酸浓度降低的百分比也相似。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无需剂量调整。

咖啡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咖啡因的物理性质 咖啡因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高,难溶于水,但易溶于热水和乙醇等有机溶剂。咖啡因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当人体摄入咖啡因后,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增强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同时也会刺激胃黏膜,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肌肉疼痛。

化学性质 咖啡因属于甲基黄嘌呤的生物碱。纯的咖啡因是白色的,强烈苦味的粉状物。它的化学式是C8H10N4O2。它的化学名是1,3,7-三甲基黄嘌呤或3,7-二氢-1,3,7三甲基-1H-嘌呤-2,6-二酮。分子量,1919 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或六角棱柱状结晶, 熔点 238°, 178°, 升华。

咖啡因的化学成分C8H10N4O2,是一种白色略带苦味的粉状物,早在1820年就有人从咖啡豆分离出来。(注:这有一段典故,德国大诗人歌德喝咖啡,却苦于无法正常入眠,便要求他的化学家好友隆吉,分析咖啡豆里到底是什么成分让人失眠,1820年隆吉分离出妨碍睡眠的咖啡因,歌德称得上低因咖啡的启蒙祖师爷。

咖啡因的水溶液遇鞣酸试液生成白色沉淀。AB两项,咖啡因为白色或带极微黄绿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可风化,受热易升华。C项,碱性极弱,与强酸不能形成稳定的盐。E项,咖啡因饱和水溶液遇碘试液不产生沉淀,但在稀盐酸存在下,咖啡因饱和水溶液与碘试液可生成溶于过量氢氧化钠试液的红棕色沉淀。

咖啡因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苯乙胺类物质,化学式为C8H10N4O2。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生物碱类物质,最早发现于茶叶和咖啡豆中。咖啡因含量丰富的食品还包括巧克力、可可、茶等。咖啡因可以刺激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人的警觉性和注意力,使人的思维敏捷,精神状态良好,并能增强肌肉收缩。

完全不吃药,用什么方法能把尿酸降下来呢?

1、降尿酸除了吃药以外还可以多喝水,多运动,因为人体内的尿酸多数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平时咱们多喝水就能促使尿液生成增加排尿量,会让身体内的尿酸尽快排出体外。另外人们平时多运动会加快身体新陈代谢,也能让身体内的尿酸分解并随代谢排出体外,会让尿酸指数明显下降并慢慢恢复正常。

2、调节饮食、补充高钾食物、药物控制、多补充奶制品这些都是降尿酸的有效方法,它能让人体内尿酸数量减少,但无法彻底根治,因为现在医学上还没有发现,完全可以根治高尿酸的有效手段,平时应该以预防和调节为主,应该把尿酸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

3、/ 增大饮水量是最经济、而且最有效的降尿酸手段每天少量、多次的去喝两千到三千毫升,到饭点了就吃饭,该睡觉的时候别熬夜,该休息的时候一定休息好,减轻身体的压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任何药物都不可替代的。

4、第一个方法:控制饮食。俗话说,病从口入,确实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包括糖尿病、肥胖症、高尿酸血症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属于同一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属于营养相关性疾病,所以 健康 的饮食对于尿酸的控制十分重要。现在控制饮食的方法主要为“三少一多”。第一少:低嘌呤饮食。

甲基丙二尿酸症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是什么?

1、“甲基丙二酸尿症”是由于甲基丙二酰CoA移位酶缺陷 所致的遗传代谢病,它使身体无法正常代谢掉食物中的四种氨基酸,造成体内毒性物质的增加,导致脑组织、肾脏受损。

2、甲基丙二酸血症 也称甲基丙二酸尿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主要表现为早期起病,严重的间歇性酮酸中毒,血和尿中甲基丙二酸增多,常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本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MMA是甲基丙二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最常见的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俗的讲是患者不能向我们正常人一样代谢体内的有机酸。患者对蛋白质的摄入量要严格控制。

4、血清钴胺素和叶酸浓度均正常,有代谢性酸中毒,有酮血或酮尿症,有高氨血症和低血糖症。患者尿或血中有大量甲基丙二酸 轻症病例甲基丙二酸水平较低。摄入丙酸和甲基丙二酸前体蛋白或氨基酸会增加甲基丙二酸积聚,甚或引发酮症或酸中毒。部分病例有低甲硫氨酸血症和胱硫醚尿症。

5、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 cacidemia)也称甲基丙二酸尿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主要表现为早婴期起病,严重的间歇性酮酸中毒,血和尿中甲基丙二酸增多,常伴中枢神经系统症候。

6、母亲苯丙酮尿症,如果未经治疗,对胎儿有严重的影响。这种妊娠的结果是绝大部分的婴儿有智能和体格发育延迟,小头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高。在妊娠前控制母亲的苯丙酮酸水平可以预防这些后遗症,经验也表明这种治疗是有效的。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