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三甲基镓这种东西么

1、三甲镓合乙醚的部分水解产物为氢氧化二甲镓四聚体[(CH3)2GaOH]4晶体,它溶于酸生成二水合二甲镓阳离子[(CH3)2Ga(H2O)2]+,溶于碱生成二氢氧化二甲镓[(CH3)2Ga(OH)2],可用金属镓置换三甲基汞中的汞制取,亦可由三氯化镓与氯化甲基汞(CH3)HgCl在乙醚中反应(脱除氯化汞)制取。

2、三甲基镓是有机金属化合物,是用于镓外延片化学气相沉积的关键物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取代的。目前国内已经在苏州有一家企业可以生产,但是生产技术上有很多难题。

3、三甲基镓有毒三乙基镓没有毒,三甲基镓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有毒液体,燃烧产物氧化物白烟,能刺激和腐蚀眼、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损伤支气管、肺和肾,严重时可引起肺水肿,三甲基镓接触皮肤能引起组织破坏和烧伤。

4、与具有活性氢的醇类、酸类产生激烈反应。用烃类溶剂烯释到25%以下的三甲基镓,失去其自燃性。

股市光刻胶三君子都是谁?能否详细说说?

一则股市光刻胶三君子都是谁?能否详细说说?的问题,是受到了高度的关注,我来说下我的了解。

所以,今天日本在芯片产业的前端可以说是一家独大的:比如生产光刻机的机器、比如生产光刻胶、比如晶圆片等等,日本企业至今都保持着绝对的优势。原本日本在终端领域也有竞争优势,可惜被美国强力打压没了。

任务硅酸盐中二氧化硅的测定

1、硅酸盐分析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常采用重量法。重量法一般包括二次盐酸蒸干脱水法、一次盐酸蒸干脱水法、氯化铵法、聚环氧乙烷凝聚重量法、动物胶凝聚重量法。盐酸蒸干脱水法的原理:将试样与碱共熔,使不溶性的二氧化硅生成可溶性的硅酸盐,经过酸化处理使其以硅酸形式沉淀出来。

2、硅酸盐中二氧化硅的测定方法较多,通常采用重量法(氯化铵法、盐酸蒸干法等)和氟硅酸钾容量法。对硅含量低的试样,可采用硅钼蓝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如图8-5所示。 图8-5 二氧化硅测定方法 重量法 测定二氧化硅的重量法主要有氢氟酸挥发重量法和硅酸脱水灼烧重量法两类。

3、硅酸盐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氟硅酸钾容量法 实验原理:测定二氧化硅的氟硅酸钾法,是根据硅酸在有过量的氟离子和钾离子存在下的强酸性溶液中,能与氟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离子 SiF 6 2- ,并进而与钾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钾( K2 SiF 6 )沉淀。

4、硅酸盐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氟硅酸钾容量法 实验原理:测定二氧化硅的氟硅酸钾法,是根据硅酸在有过量的氟离子和钾离子存在下的强酸性溶液中,能与氟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离子 SiF 6 2- ,并进而与钾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钾( K2 SiF 6 )沉淀。

5、任务分析 硅酸盐中二氧化钛的测定方法 钛的测定方法很多。由于硅酸盐试样中含钛量较低,例如TiO2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的含量为0.2%~0.3%,在黏土中为0.4%~1%,所以通常采用光度法测定。Ti(Ⅳ)有数百种有机显色剂可用于光度法测定,常用的是过氧化氢光度法、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和钛铁试剂光度法等。

6、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硅酸盐中二氧化硅含量时,不能在什么材质的烧杯中进行滴定?不能在铝烧杯中进行滴定,因为其内壁受到硅酸盐的氧化作用而发生反应,影响测定结果的正确性。

四氯化钛

1、四氯化钛密度是726g/cm氯化钛,又名四氯化钛,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iCl4,主要用于制取海绵钛和钛白粉,也可用作催化剂。四氯化钛是无色密度大的液体,样品不纯时常为黄或红棕色。

2、四氯化钛,或氯化钛(IV),是化学式为TiCl4 的无机化合物。四氯化钛是生产金属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室温下,四氯化钛为无色液体,并在空气中发烟,生成二氧化钛固体和盐酸液滴的混合物。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皮肤直接接触液态四氯化钛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灼伤。

3、四氯化钛在多个领域具有显著的作用和用途。首先,它是制取海绵钛和通过氯化法生产钛白的主要原料,为这两个工业过程提供了关键的化学反应原料。在化学催化剂领域,四氯化钛是乙烯聚合反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聚合反应的效率和产物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4、四氯化钛的分子量为1868,而四氯化碳的分子量1584。四氯化钛和四氯化碳的组成和结构相似非常相似,因此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四氯化钛,是化学式为TiCl4 的无机化合物。而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Cl4。

求大一无机化学试卷???(关于元素的)

试求:25℃时下面反应的平衡常数:3HNO2(aq) = H3O+(aq) + 2NO(g) + NO3(aq) 40. 用1g硫完全溶于过量的液态氨中得到一种气体和一种仅含氮、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此气体能使醋酸铅试纸变黑色。收集反应中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18cm3(在标准状态)推断出此固体的经验式,并写出此反应的方程式。

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配合物有的学校在下学期)化学原理:气体、溶液、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沉淀溶解平衡、电化学初步。

偶是学信息的4年没看化学了 主族元素是只有最外层电子没有排满的,但是副族有能级的跃迁,次外层电子也没排满。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从理论角度进一步加深理解。

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首先整理,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就是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

气态Al(CH3)3中Al原子主要的杂化方式是什么?

三甲基铝【Al(CH)】是一种金属有机物,遇水就爆炸,但可以溶解于苯、乙醚或饱和烃类等有机溶剂中。

CH3是1价的,把它视作Cl(氯)然后就可以根据VB法判断了:Ga是第IIIA族的元素,提供3个电子。Cl是周围原子,共提供3个电子,所以共6个(3对)电子。

通过群论方法计算表明三氧化硫中的S原子存在二元轨道杂化,但是,所报道的文献都只讨论了杂化类型,并没有对杂化后的电子排布及成键情况进行讨论。利用量化计算方法结合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对三氧化硫的杂化轨道进行计算,并对杂化形式和杂化后的电子填充情况进行解释。

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是sp3杂化。同一原子内由1个ns轨道和3个np轨道参与的杂化称为sp3杂化,所形成的4个杂化轨道称sp3杂化轨道。各含有1/4的s成分和3/4的p成分,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09°28,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sp3轨道杂化是基于轨道杂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轨道杂化方式。

三氯化铝的分子式为Al2Cl6,其中铝离子形成一个配位键。金外层电子排步5d10 6s1,p轨道没有电子,杂化时会有d轨道成分,不会是sp3。用杂化轨道理论来解释重主族元素不太合适。三氯化镓是Ga2Cl6的二聚分子结沟,象三氯化铝,勉强可看作sp3杂化,但不具有sp3的键角。

首先说一下:氧化硫熔沸点均较低,常温下为无色易挥发液体。所以其气态单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平面正三角形,分子内所有4个原子均共面。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