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饱和醛的命名除醛基的编号应尽可能小以外,还要表示出不饱和键所在的位置。许多天然醛都有俗名,例如,肉桂醛、茴香醛、视黄醛等(注:饱和一元脂肪醛的通式为,分子式相同的醛、酮、烯醇互为异构体)。酚醛硬质泡沫塑料 甲醛与苯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2、命名规则:醛的命名以羰基所连接的碳原子的编号为主,以醛作为后缀。例如,甲醛是一种醛类化合物,因为它的羰基连接着一个甲基(CH3)。而酮的命名以羰基所连接的两个碳原子的编号为主,以酮作为后缀。例如,丙酮是一种酮类化合物,因为它的羰基连接着两个甲基(CH3)。
3、命名方式上,醛的命名基于其羰基所连接碳原子的位置,并后缀“-al”;酮则基于其两个相连碳原子的位置,后缀“-one”。这是它们在化学命名上的差异。物理性质中,醛的沸点通常低于酮。原因在于酮中的两个烃基对羰基的电子密度影响,减弱了酮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力。
4、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天然存在的醛类化合物有它们独特的俗名,比如肉桂醛(cinnamaldehyde),茴香醛(anisaldehyde),视黄醛(retinal)。这些名字通常来源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来源或者它们具有的特殊性质。例如,肉桂醛因其来自肉桂树而得名,而视黄醛则是维生素A的主要成分。
5、无机酸在这里不说,有机酸是指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COOH,醛是指含有醛基的有机化合物——CHO。最简单的醇是甲醇CH3OH,最简单的有机酸是甲酸HCOOH,最简单的醛是甲醛HCHO。CH3CH2OH就是乙醇,CH3——COOH是乙酸,在醛基前面加上CH3就是乙醛。以上是醇、酸、醛的系统命名。
1、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熟浆工艺与生浆工艺的比较生浆工艺主要特征是在豆渣和豆浆分离后在进行煮浆的制浆过程。而熟浆工艺的主要特征是在煮浆过程完成后再将豆渣和豆浆进行分离的制浆过程。生浆工艺一般采取三组离心机操作来将豆渣豆浆分离,而熟浆工艺主要是靠设备的一次挤压方式就可以完成浆渣分离。
2、生浆豆腐能耗更多。生浆豆腐指的是黄豆磨浆后直接去渣提纯加热后制作豆腐,而熟浆豆腐是将黄豆磨浆后加水煮成熟豆汁后过滤豆渣,再制作豆腐。熟浆工艺简单,容易控制。生浆工艺为了提高产出率需要多次提取,操作繁琐,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空间。
3、是的熟浆工艺豆浆在老豆腐、豆腐干、百叶的生产过程中无论从产品质量,还是从产量上都超越生浆工艺豆浆。用同样11Bx浓度和同样量的豆浆来加工老豆腐,熟浆工艺豆浆的老豆腐的产量比生浆工艺高5~10%,豆腐的弹性也比较好。由此可以判断熟浆工艺在保水性、组织结构伸展性等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
1、-己酮结构简式是CH3CH2COCH2CH2CH3,分子量为C6H12O,分子量为100.2,别名乙基丙基甲酮。3-己酮是无色液体,微溶于水,能溶于丙酮,与乙醇、乙醚混溶。
2、CH3)3CCH2CH(CH3)2。这能这么写才对。
3、仅有共轭效应而无诱导效应.这就是超共轭效应,其大小排列顺序为:(CH3)3C-(CH3)2CH-CH3CH2-。 (2)取代基为能产生р-π共轭的除卤素外的其他端基有孤对电子的简单基团。此类取代基多为有孤对电子的基团或负离子,如氨基、烷氧基、氧负离子和碳负离子等。 (3)取代基为能产生р-π共轭的某些复杂基团。
4、羟基所连接的为伯碳,则为一级醇 如果连接的是仲碳,则为二级醇 如果连接的是季碳,则为三级醇 例如,正丁醇(一级醇)CH3CH2CH2CH2OH、异丁醇(一级醇)(CH3)2CHCH2OH、二级丁醇(二级醇)CH3CH2CH(OH)CH三级丁醇(三级醇)(CH3)3COH、新戊醇(一级醇)(CH3)3C-CH2OH。
5、常见的供电子基团:(CH3)3C(CH3)2CCH3CH2CH3H。具体解释如下:吸电子还是供电子效应是针对其所连接的原子或分子来说的,比如硝基连在苯环上,那么对苯环就是吸电子的。吸电子基团-N(CH3)3+ -NO2-CN-COOH-SO3H-CHO-COR。
6、CH3)2CHCH2CH2OH CH3CH2CH(CH3)CH2OH CH3CH2CH2CH(CH3)OH 5。(CH3CH2)2CHOH 6。CH3CH2CH(CH3)CH2OH 7。(CH3)3CCH2OH (CH3)2CHCH(CH3)OH 命名等会解,马上上课了。

1、分子中含有两个或多个相同官能团时,命名应选官能团最多的长链为主链,然后根据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某n醇(或某n醛、某n酮、某n酸等),n是主链上官能团的数目,用中文数字表达。如果羧基直接连在脂环和芳环上,或一个碳链上有三个以上的羧基,也可以在烃的名称后直接加上羧酸、二羧酸、三羧酸。
2、醇发生氧化反应的结构特点是:只有羟基相连碳的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氧化反应.要发生生成醛的反应必须是“伯醇(-CH 2 OH)”.醇催化氧化的本质是: 去氢,也就是去掉醇羟基上的H和 连接有醇羟基的C原子上的氢, 这两个H原子与氧气的O原子结合生成水。
3、可燃,微毒。由甲醛、丁醛在碱性介质中缩合而成。
4、代表反应很多,说几个典型的:羟基:具有酸性可以与活拨金属反映,可以亲核取代,可以被氧化成醛酮酸,可以脱水消除。 鉴别方法:LUCAS试剂(浓盐酸+无水氯化锌)醛基:亲核加成,氧化,还原,α-H的特殊反应。鉴别方法:银镜反应和Feling试剂 羧基:酸性,酯化,形成酰卤,酰胺,酸酐等。
5、制法 (1)正丁烷或1,2—丁烯的催化去氢反应。 (2)石油馏份(石脑油和轻气油)的热裂解。 (3)乙基乙醇在金属氧化物作用下同时除氢除水。 (4)乙基乙醇和乙醛混合物在含少量氧化钽的硅胶上反应。 (5)乙醛转换成乙羟基丁醛接着去氢去水。
6、合好片的玻璃放在灌浆台上,将经过预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等有机物原料混合物的浆液灌入此空腔内。灌浆后用PVB胶条将开口塞紧封严,并将其放在聚合架上,推入聚合室,经热聚合或光聚合以及热光聚合,使浆液固化并与两片玻璃粘结成一体,形成夹层玻璃。
D 卤代烃水解生成醇,醇的氧化产物有4种不同的醛,说明醇中至少含有4个碳原子。丁醇只有4种同分异构体,但由于(CH 3 ) 3 COH不能发生催化氧化,CH 3 CH 2 CHOHCH 3 的氧化产物是酮,所以不可能是丁醇。因此正确的答案是D。
而且往往a-氢趋向于全部被取代。 例如,CH3CHO+Br2=Br-CH2-CHO+HBr. 反应机理: 1,碱和a-氢结合生成碳负离子,是一个慢过程,反应速度与溴的浓度无关; 电离能 2,生成的烯醇负离子很快与Br2反应,得到a-溴代醛。 重复以上过程,可以得到二溴代醛,三溴代醛(假如是乙醛的话有三个a-氢原子)。
进入环境中的甲醛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的共同作用下,被逐渐稀释氧化和降解。甲醛的氧化降解过程如下: 有关资料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高5~10倍,室内空气污染物多达500多种。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因,而甲醛则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 氯化消毒常用氯消毒剂的种类1氯分子式为Cl2,分子量是70.91。氯是一种强氧化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呈黄绿色气体,氯气较空气重5倍,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氯臭味。当加压至6—7个大气压时可液化,体积缩小 457倍,可灌入钢瓶中贮存,故又称液氯。
简介,分类,性质,芳香性,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降解途径,单环芳香烃,多环芳烃,加氧酶, 简介 现代芳香族是指碳氢化合物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带离域键的苯环,具有与开链化合物或脂环烃不同的独特性质(称芳香性,aromaticity)的一类有化合物。如苯、萘、蒽、菲及其衍生物。苯是最简单、最典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