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碱的物理性质

1、密度:39g/cm3 熔点:278℃沸点:571°C at 760 mmHg闪点:306°C蒸汽压:15E-13mmHg at 25°C溶解性:溶于丙酮,微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几乎不溶于水、石油醚、苯。药理作用:吴茱萸碱是吴茱萸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镇痛、降血压及体温上升等药理作用。用作利尿剂和发汗剂。

2、浓硫酸或浓盐酸。根据查询化源网显示,吴茱萸碱是黄色片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熔点278度,比旋光度D20+352度丙酮,溶于丙酮,微溶于氯仿,不溶于水、苯及石油醚,遇浓硫酸或浓盐酸显橙红色,放置转为红棕色,加水稀释转为蓝色,碱化后产生污蓝色沉淀。

3、吴茱萸次碱是一种结晶体,呈现白色或淡黄色,其熔点为260℃。产品分为两种规格,吴茱萸次碱含量分别大于95%和98%。产品名称为Evodia rutaecarpa E.P.,来源于植物Fructus Evodiae,即吴茱萸的果实。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达到98%以上。外观为淡黄色粉末,具有特殊味道。

4、吴茱萸次碱,中文名称为“吴茱萸次碱”,英文名称为“Rutecarpine”,亦被称为“Rutaecarpine”或“8,13,13b,14-tetrahydroindolo[2,3:3,4]pyrido[2,1-b]quinazolin-5(7H)-one”。这种化合物源于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 的干燥即将成熟果实。

5、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的近成熟果实【规 格】99%【性状】pale yellow crystal【药理作用】吴茱萸碱有健胃、镇痛、止干呕和止嗳酸等功效;有利尿作用;对大肠杆菌有强力的 抑制作用;对猪蛔虫有显著杀虫作用;还有收缩子宫及升压作用 。

吴茱萸的功效是什么

祛寒止痛。吴茱萸味辛、性温,可以用于因经脉受寒而引起的头痛、腹痛和痛经等多种症状。吴茱萸搭配人参、生姜煮成吴茱萸汤,服用有助于缓解因风寒而引发的头晕、头痛和呕吐。补阳止泻。

温胃止呕:吴茱萸可以温中止呕,对于因食积不化、胃寒引起的呕吐有一定的疗效。 治疗脾胃虚寒:吴茱萸可以温阳健脾,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健脾和胃:吴茱萸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不良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问题。

温中散寒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经。其温中散寒的功效显著,常用于治疗因寒气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吴茱萸能够温补脾胃,帮助消化,缓解不适。疏肝下气 吴茱萸还具有疏肝下气的功效,有助于调理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情绪不稳等症状。

吴茱萸,又称山茱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它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 温阳散寒:吴茱萸具有温性,能够温暖体内寒气,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补血驱风:吴茱萸富含维生素C、B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红细胞数量,对贫血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功能 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主治 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功效与作用:其性热味苦寒,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吴茱萸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山坡地、平原、房前屋后、路旁均可种植。中性,微碱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都能生长,但作苗床时尤以土层深厚、较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佳。

吴茱萸在卤水中的作用

功能:温肝肾,暖胃气、散塞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主治: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用:湿疹,阴痒。

麻黄、苦参、威灵仙、艾叶、吴茱萸各50克,加水适量,浓煎取汁、外洗。苦参、麦冬、桃叶各200克。诸药加水5000毫升,煮沸30分钟,适温洗浴,每周4-5次。土槿皮、白鲜皮各、土茯苓,蜂房、川椒,野菊花,水各50克煎水外洗,适用于各型牛皮癣。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杀虫、止痒作用。

主要用于卤、烧、煮、煨的禽畜野兽等菜肴。是卤水中的主要调料。 属性:性大热,燥火。功用:益肝,通经,行血,祛寒,除湿。 (4)桂枝,即桂树之细枝,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只不过不及桂皮味浓。 (5)香叶,即桂树之叶。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但味道较淡。 (6)砂姜,又名山奈、山辣。

吴茱萸碱对什么显色

浓硫酸或浓盐酸。根据查询化源网显示,吴茱萸碱是黄色片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熔点278度,比旋光度D20+352度丙酮,溶于丙酮,微溶于氯仿,不溶于水、苯及石油醚,遇浓硫酸或浓盐酸显橙红色,放置转为红棕色,加水稀释转为蓝色,碱化后产生污蓝色沉淀。

吴茱萸次碱是一种结晶体,呈现白色或淡黄色,其熔点为260℃。产品分为两种规格,吴茱萸次碱含量分别大于95%和98%。产品名称为Evodia rutaecarpa E.P.,来源于植物Fructus Evodiae,即吴茱萸的果实。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达到98%以上。外观为淡黄色粉末,具有特殊味道。

密度:39g/cm3 熔点:278℃沸点:571°C at 760 mmHg闪点:306°C蒸汽压:15E-13mmHg at 25°C溶解性:溶于丙酮,微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几乎不溶于水、石油醚、苯。药理作用:吴茱萸碱是吴茱萸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镇痛、降血压及体温上升等药理作用。用作利尿剂和发汗剂。

抑菌防腐,降低血压。抑菌防腐:吴茱萸中含有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抑菌防腐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卤水中出现细菌污染等问题。降低血压:吴茱萸中含有一种叫做吴茱萸素的化合物,可以扩张血管,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吴茱萸次碱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化学物质来源。它在植物中的角色和功能,以及它与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的潜在联系,仍然是生物化学和药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吴茱萸碱的基本信息

密度:39g/cm3 熔点:278℃沸点:571°C at 760 mmHg闪点:306°C蒸汽压:15E-13mmHg at 25°C溶解性:溶于丙酮,微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几乎不溶于水、石油醚、苯。药理作用:吴茱萸碱是吴茱萸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镇痛、降血压及体温上升等药理作用。用作利尿剂和发汗剂。

吴茱萸次碱,中文名称为“吴茱萸次碱”,英文名称为“Rutecarpine”,亦被称为“Rutaecarpine”或“8,13,13b,14-tetrahydroindolo[2,3:3,4]pyrido[2,1-b]quinazolin-5(7H)-one”。这种化合物源于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 的干燥即将成熟果实。

浓硫酸或浓盐酸。根据查询化源网显示,吴茱萸碱是黄色片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熔点278度,比旋光度D20+352度丙酮,溶于丙酮,微溶于氯仿,不溶于水、苯及石油醚,遇浓硫酸或浓盐酸显橙红色,放置转为红棕色,加水稀释转为蓝色,碱化后产生污蓝色沉淀。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