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亚硝酸反应,出现不同现象和不同产物,可以鉴别芳香族的伯、仲、叔胺。
2、答案:分别向这三种溶液中加入苯磺酰氯,无变化的是N,N-二甲基苯胺,再在有变化的两种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无变化的是N-甲基苯胺,有变化的是邻甲基苯胺。
3、用亚硝酸钠的盐酸溶液可以鉴别:苯胺会反应生成重氮盐,常温下分解为苯酚与氮气;N-甲基苯胺会生成N-甲基-N-亚硝基苯胺,为不溶于水的黄色油状物;N,N-二甲苯胺则会生成4-亚硝基-N,N-二甲苯胺,为绿色沉淀。
由N,N-二甲基苯胺制成对亚硝基N,N-二甲基苯胺盐酸盐,然后将其亚硝基还原成氨基,在硫代硫酸钠及硫酸铝存在下,经重铬酸氧化成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间磺酸钠,再与N,N-二甲基苯胺作用,然后再经氧化制得。
试剂与仪器设备:稀乙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试样制备:取乙醇529mL,加水稀释至1000mL。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适量亚甲蓝对照品,加稀乙醇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g的溶液。
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用洁净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洁净水至容量瓶1L刻度。摇晃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制备方法:由N,N-二甲基苯胺进行亚硝化,经还原生成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再用重铬酸钠、硫代硫酸钠进行氧化、硫化及缩合,然后用氯化锌成盐、盐析、过滤及干燥即得成品。
测定亚甲蓝原料药中亚甲蓝含量的方法名为氧化还原滴定法。该方法适用于亚甲蓝原料药的品质控制。其基本步骤如下:首先,将供试品与发烟硝酸反应以完全硝化,随后溶解并加入重铬酸钾滴定液。接着,溶液中加入水、硫酸溶液(1→5)和碘化钾试液,摇匀后,使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进行滴定。
制备方法 由N,N-二甲基苯胺进行亚硝化,经还原生成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再用重铬酸钠、硫代硫酸钠进行氧化、硫化及缩合,然后用氯化锌成盐、盐析、过滤及干燥即得成品。在工业次甲基蓝(碱性湖蓝BB)10kg中加入100kg纯水,边搅拌边通蒸汽加热至80~90℃,使之溶解。

与亚硝酸反应,出现不同现象和不同产物,可以鉴别芳香族的伯、仲、叔胺。
用 亚硝酸钠 的盐酸溶液,生成气体的是苯胺,生成黄色油状液体的是 N-甲基苯胺 ,生成绿色晶体的是N,N- 二甲基苯胺 。
出现不同现象和不同产物,可以鉴别芳香族的伯、仲、叔胺。
用亚硝酸。亚硝酸可以用亚硝酸钠和盐酸反应得到。先将样品水溶液冷却到0-5℃,加入亚硝酸钠固体,再滴入盐酸。N-甲基苯胺是个仲胺,发生亚硝化反应,生成油状物。2-甲基苯胺是芳香伯胺,生成重氮盐。向重氮盐溶液中加入苯酚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化,会生成非常鲜艳红色的偶氮化合物。
用对甲苯磺酰氯和饱和溴水可以将它们鉴别出来。
答案:分别向这三种溶液中加入苯磺酰氯,无变化的是N,N-二甲基苯胺,再在有变化的两种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无变化的是N-甲基苯胺,有变化的是邻甲基苯胺。
用亚硝酸钠的盐酸溶液,生成气体的是苯胺,生成黄色油状液体的是N-甲基苯胺,生成绿色晶体的是N,N-二甲基苯胺。
通入溴,能生成白色沉淀的就是苯胺 苯胺是碱性的物质,易溶于酸,而苯酚是酸性的物质易溶于碱。另一个就是苯酚和FeCl3溶液的显色反应也是很灵敏的。
与亚硝酸反应,出现不同现象和不同产物,可以鉴别芳香族的伯、仲、叔胺。
出现不同现象和不同产物,可以鉴别芳香族的伯、仲、叔胺。
1、氧化产物经中和后用二氯乙烷萃取香兰素,粗品经减压蒸馏和重结晶提纯得成品。亚硝基法 将30%的盐酸166kg和水200kg加入反应釜,冷却至l0℃后,在2h内滴加二甲基苯胺65kg,温度不超过25%,之后继续搅拌20min。冷却至6℃后滴加75kg亚硝酸钠配成的25%的水溶液,温度控制在7~10℃下继续搅拌1h。
2、香兰素的生产方法多样,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木质素法:利用造纸厂的亚硫酸制浆废液中的木质素,经过浓缩、氧化、萃取、蒸馏和硫酸分解等步骤,最终得到香兰素粗品,再经过减压蒸馏和重结晶得到成品。愈创木酚三氯乙醛法:在碱性条件下,愈创木酚与三氯乙醛缩合,经过氧化裂解和萃取提纯,得到香兰素。
3、浓缩:对过滤后的混合物进行浓缩处理,通常采用蒸馏的方法,以获得浓缩的香兰素香精。 调整香型:根据需要,可能需要对香精的香型进行调整,可以添加其他辅助香料或者增香剂。 包装:经过调整后的香兰素香精会被放入适当的包装容器中,以便储存和使用。
4、目前在市场上供应的香兰素有三种,即:(1)从香子兰花荚中提取的天然香兰素;(2)用化学合成法(如愈创木酚法、木质素法、黄樟素法、丁香酚法、对羟基苯甲醛法、4-甲基愈创木酚法、对甲酚法等)生产的香兰素;(3)用微生物法生产的香兰素[2]。
答案:分别向这三种溶液中加入苯磺酰氯,无变化的是N,N-二甲基苯胺,再在有变化的两种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无变化的是N-甲基苯胺,有变化的是邻甲基苯胺。
这三种胺分别叫伯、仲、叔胺,可以用兴斯堡实验鉴别。即各取少量,分别加入对甲苯磺酰氯,N,N-二甲苯胺不反应,余者产生沉淀;再分别向生成沉淀的两种物质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溶解的为对甲苯按,不溶的为N-甲基苯胺。
N-甲基对甲苯胺,也被称为N-Methyl-p-toluidi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它的中文名称直译为“N-甲基对甲苯胺”,英文名称则为Benzenamine, N,4-dimethyl-,有时也写作[N]N,4-dimethylaniline。这个化合物的CAS号是623-08-5,而EINECS编码为210-769-6。
用乙醇-水溶解,测pH,酸性为苯甲酸,碱性为对甲苯胺,中性为乙酰苯胺。
从波谱性质来看,甲苯胺的红外波谱显示N-H伸缩振动吸收峰位于3500~3270cm-1,且有间隔100cm-1的两个吸收峰。苯环的伸缩振动在1650~1580cm-1区域内,而甲基的振动则在2950~2850cm-1内。核磁共振谱则在4~1附近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