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的空气密度大 因为湿空气主要是在成分中多了水蒸气。
2、干空气的密度大于水蒸气的密度,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量和组成成分不同。干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分子量相对较小,因此其密度也较小。而水蒸气分子式为H2O,其分子量比氮气和氧气大得多,因此其密度也相对较大。
3、n/V=P/RT,那么ρ=MP/RT,同温同压下,那么P、T相等,R为常数,因此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值与气体分子的分子量有关系,水汽密度与干空气的密度之比为18/29。 湿空气为水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密度介于两者之间。
4、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产生大压强大湿空气、密度小,压强小。
5、水蒸气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哪个大。空气的密度大。比较这两种气体的密度可以比较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水蒸气的主要成分是水,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而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9,所以空气的密度大。
6、其结果将导致该区域大气中的干空气含量比周围地区小,而水汽含量又比周围地区大。这犹如在大豆中掺入棉子时,其混合体密度要小于大豆密度一样,所以该区域的湿空气密度也就小于其他地区的干空气密度。
1、湿空气密度:ρ=483p/t-316pq/t (kg/m^3)式中的大气压如果未告知,可从下式计算:p=(pt-φpα)/[0.000662(t-α)]式中pt、pα分别为温度为t、α时饱和水蒸气压力。
2、空气密度计算:在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ρ=29/24=2946g/L;在常温时(25摄氏度)常压下空气的密度ρ=29/(24×298/273)=1860g/L;当温度和压强都变化时,需要利用气体状态方程式进行计算。
3、假设空气内只含有氮气,氧气和水蒸汽(组成百分比。

1、湿空气密度:ρ=483p/t-316pq/t (kg/m^3)式中的大气压如果未告知,可从下式计算:p=(pt-φpα)/[0.000662(t-α)]式中pt、pα分别为温度为t、α时饱和水蒸气压力。
2、式中ρw——湿空气密度, kg/m3;ψ——空气相对湿度,%;Pb——饱和水蒸汽压力,kPa (查表确定)。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3、根据空气密度293g/L=293kg/m。我们忽略水汽对空气的密度的影响,空气中水蒸气的溶解量随温度不同而变化。一立方米空气可以在10℃下溶解41克水,在30℃下溶解30.38克水。
4、同压同温下,湿度越大,湿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会越接近水的分子量102,而干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一般在297左右,取相同的体积下的干空气与湿空气,干空气的质量会大一点,可得出干空气的密度会比湿空气大。
1、湿空气密度大,因为湿空气密度等于干空气密度加水蒸气密度。同样的温压条件下,干空气密度大。
2、你是高中吗?下面解释用高中知识很容易的。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9g/mol,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空气掺入水蒸气后平均摩尔质量减小,而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所以潮湿的空气密度小。
3、空气分子不能溶于水气分子中,且水气比空气要稀疏,故体积会增加。另外,由于水分子的比重比空气分子比重大,质量当然也要增加。
1、湿空气密度大,因为湿空气密度等于干空气密度加水蒸气密度。同样的温压条件下,干空气密度大。
2、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质量,国际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通常用符号ρ表示。公式中,M代表空气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V代表空气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
3、湿空气是指水分子含量较大的空气,与干空气相比水分子含量更高,而由于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氧气和氮气,所以同压下湿空气的质量更小,密度更小。
4、标准状态下,T0=273K,P0=103kPa时,干空气的密度ρ0=293 kg/m3。
5、pq=xp/(0.622+x)湿空气密度:ρ=483p/t-316pq/t (kg/m^3)式中的大气压如果未告知,可从下式计算:p=(pt-φpα)/[0.000662(t-α)]式中pt、pα分别为温度为t、α时饱和水蒸气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