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的碳酸钠滴出来酚酞大于甲基橙体积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以中和酚酞指示剂中的氢离子,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而甲基橙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下显红色,因此当碳酸钠溶液滴入甲基橙指示剂中时,溶液呈酸性,导致甲基橙指示剂显红色。
【】应该说,与两者的浓度有关。难度低时,产生指示剂在滴定突跃范围中确定终点时,存在的指示剂误差。
按我的理解,出题人可能是想考察下“对一个空白水样进行滴定,采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所消耗的酸量记为P;利用该溶液继续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至甲基橙变色止,第二次滴定时所消耗的酸量记为M”。那么总碱度T=P+M。这个时候会出现PM,P=M,PM,M=0几种情形。
酚酞 无色→浅红色,甲基橙 黄色→橙色,主要是眼睛对颜色变化的敏感度,颜色从无色到有色最敏感。
因为酚酞是单色指示剂,人眼睛观察其变凶敏感度高;甲基橙是双色指示剂,终点讨由黄变成橙色确认度不高。
pH=0~0 产物不同:所以用酚酞做指示剂,达到第一终点,溶液的红色刚好退去,产物是碳酸氢钠;而用甲基橙做指示剂,达到第二终点,溶液的颜色变为橙色,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消耗的盐酸的量不同 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盐酸的量是用酚酞做指示剂消耗盐酸的量的2倍。

产物不同 所以用酚酞做指示剂,达到第一终点,溶液的红色刚好退去,产物是碳酸氢钠;而用甲基橙做指示剂,达到第二终点,溶液的颜色变为橙色,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1时变红,1~4时呈橙色,pH≧4时变黄。甲基橙结构式:检验碱用酚酞现象会比较明显,因肉眼对红色比较敏感。酚酞的变色范围是2~0,所以酚酞只能检验碱而不能检验酸。
酚酞和甲基橙的变色点不同,滴定的终点时产物可能不同。NaOH与NaHCO3不共存。
盐酸滴定碳酸钠,以酚酞作指示剂,反应是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因为酚酞的变色范围是0——0.。在碱性区。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发生的反应是:Na2CO3 + 2HCl == H2O + 2 NaCl + CO2↑,因为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1——。在酸性区。
而酚酞是碱性环境就由红变到无色,溶液中有碳酸根货碳酸氢跟的存在,滴定所需要的体积肯定要少啦。因为第一份滴定后硫酸是过量的。请你看清楚题目他进行了4次滴定甲基橙作指示剂拿2份都滴定一次酚酞作指示剂也是这样。比较的时候是那甲基橙做指示剂的那两份来比较的。
酚酞在PH低于8时无色。而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饱和溶液的pH为4。
碳酸钠和少量盐酸反应才会生成碳酸氢钠,该题目是用盐酸滴定纯碱少见混合液,所以应该认为是盐酸足量,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烧碱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滴定产物就是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因此酚酞褪色。
因为溶液的酸度与氢离子浓度有关系PH=-log〔H+〕!所以不同酸度的溶液中氢离子含量不一样,对指示剂结构的改变能力不一样所以使其颜色不一样!(HIn=H++In-)你以上几个问题可以合在一起石蕊不但遇酸变蓝遇碱变红,就是不同浓度的石蕊溶液,其颜色本身就应该有深浅变化。
酚酞:酸滴定碱时:颜色由红刚好褪色碱滴定酸时: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2)甲基橙:酸滴定碱时:颜色由黄到橙色碱滴定酸时:颜色由红到橙色一般不选用石蕊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二为了减小方法误差,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
次氯酸、氯气、铁离子、二氧化硫、氢氟酸。酸性从强到弱:磷酸、亚硫酸、醋酸、碳酸、氢硫酸、硅酸、苯酚(有几个记不清了,可以查第一电离常数,越小酸性越弱)可以的,但是要确定这个浓度时生成盐溶液的PH值,选好指示剂 是的,完全中和就是完全反应,但是PH大于7的(强碱弱酸盐)。
酚酞:酸滴定碱时: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2)甲基橙:酸滴定碱时:颜色由黄到橙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红到橙色 一般不选用石蕊 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二 为了减小方法误差,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1、因为碳酸钙是微溶的,因此会有少量的碳酸氢根存在,碳酸氢根在水中微弱电离和水解。为了准确的测量,所以要进行甲基橙的指示剂。
2、如果做的是碳酸钙中钙含量的测定实验 草酸钙是弱酸盐沉淀,其溶解度随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大,在ph=4时,草酸钙的溶解损失可以忽略,一般采用在酸性溶液中加草酸铵,再加氨水逐渐中和溶液中的氢离子,使草酸根的浓度缓慢增加,草酸钙缓慢形成。
3、要特别注意的是,指示剂要选甲基橙,配标准溶液的时候要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滴定时尽量快。主要是为了减少空气中CO2对滴定的影响。具体可参见《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实验步骤和要求。
4、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完全溶解。即使不是碳酸钙,而是其他钙盐,如果溶液为中性或碱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融入水中也会造成钙离子变成碳酸钙沉淀,这样就影响了实验精度。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确保实验不被其他离子干扰,减少实验误差。而后加入的氨水,是为了中和掉溶液中的酸。
5、鸡蛋壳。原理 蛋壳钙含量测定:蛋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将其研碎并加入已知浓度的过量HCL标准溶液,即发生下述反应:CaCO3+HCL=Ca2++CO2↑+H2O。过量的HCl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由加入HCl的物质的量与返滴定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差,即可求得试样中CaCO3的含量。
6、不行。因为反应自始至终不是在中性(刚开始反应不久),就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滴定终点及以后),这时候酚酞一直是无色的,所以不能用它来当指示剂。可以用石蕊或者甲基橙。
准备所需材料。甲基橙粉末、蒸馏水、玻璃容器、滤纸、滴管。称量甲基橙粉末:根据所需的浓度和体积,称量一定量的甲基橙粉末。例如,如果需要配制0.1M的甲基橙指示剂,则需要称量0.1克甲基橙粉末。溶解甲基橙。将称量好的甲基橙粉末放入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
不过标定盐酸时,用碳酸钠做基准物质,但用的指示剂一般是 甲基红—溴甲酚绿 做指示剂,这个现象比较好观察,滴定到玫瑰红的时候应该进行加热煮沸,赶出二氧化碳,冷却,然后接着滴定,你们用甲基橙,应该方法相似吧,肯定是滴定到橙色再加热煮沸,然后再接着滴定吧,用甲基橙就是用来指示滴定终点的。
甲基橙在酸碱中介质中变色的原因:因为中和了。对氨基苯磺酸是两性化合物,酸性比碱性强,以酸性内盐存在,所以它能与碱作用成盐而不能与酸作用成盐。方程式如下:甲基橙溶于水而呈黄色,易溶于热水,溶液呈金黄色,几乎不溶于乙醇。主要用做酸碱滴定指示剂,也可用于印染纺织品。
测定食用白醋含量时,应该选用酚酞为指示剂,不能选用甲基橙,或甲基红为指示剂。原因:测定白醋的一定浓度,用0.1000mol/L 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时,滴定终点为pH=32,酚酞指示剂的白色范围是pH=0~00,完全符合指示剂的选择要求。
建议:碱滴定酸最好用酚酞。理由:当碱滴酸的时候,甲基橙指示剂颜色由红变黄,终点颜色判定非常不明显,不容易控制。而酚酞是无色变红色,颜色非常好判定。扩展内容:甲基橙 甲基橙在分析化学中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滴定指示剂,不适用于作有机酸类化合物滴定的指示剂。
弱碱滴定强酸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甲基橙,为橙红色鳞状晶体或粉末。微溶于水,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呈碱性。0.1%的甲基橙水溶液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1---4 ,小于1是红色,大于4是黄色,两者之间是橙色,因此甲基橙滴定于碱性溶液中时,溶液一定呈现黄色。
向50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12L B(标准状况),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 或 NaHCO3 或 Na2CO3和NaHCO3)(化学式)。若4g A单质完全燃烧放出132KJ的热量,写出表示A单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396KJ)。
那就只有过氧化钠,而且过氧根恰好含有18电子,符合题意。“液态氮氢化合物戊”“该化合物与E的电子数相同”“该分子中只含有单键”,可知该分子中只有共价键,N元素可以形成3根键,H可以形成一根,再根据电子数为18可以得出该物质为N2H4(联氨),其实这个根据常识也应该可以猜出来的。
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根据(1)(2)试验事实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___B___C___D___。并写出(2)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