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亚甲基蓝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时,为什么选取665nm光波

在665nm下有最大光度吸收值。根据查询亚甲基蓝溶液的化学性质显示,物质在波长665nm光照射下,其吸收光谱中的最大值。可以用来衡量物质的吸收能力,也可以用来衡量物质的浓度。利用此性质绘制亚甲基蓝的吸收曲线,并测定未知亚甲基蓝溶液的浓度。亚甲基蓝是指示剂,溶液为蓝色。用途:染色。

标准硫酸铜在这里就起着一个标准色度的作用(其实也可以用相同吸光度的亚甲蓝标准溶液代替,但亚甲蓝试剂本身纯度不象硫酸铜那么高,并且不够稳定,容易发生氧化而变色,作为标准色度溶液不合适,每次需要新配)。亚甲基蓝吸附值就是用这个标准确定的。

可见光——这是人们所能感光的极狭窄的一个波段。波长从780—380nm。光是原子或分子内的电子运动状态改变时所发出的电磁波。由于它是我们能够直接感受而察觉的电磁波极少的那一部分;(5)紫外线——波长从3 ×10^-7米到6×10^-10米。这些波产生的原因和光波类似,常常在放电时发出。

要看你用的是什么分光光度计了。实验室常用的分光光度计有普析生产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如果光度计联机, 启动光度计后,双击相应软件,进行系统初始化。 点击光谱分析,手动调整,将波长改为665nm。 点击“文件”—“新建”,命好名,选好储存路径后,点击确定。

通过微电解反应被有效破坏。进出水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表明:酸性大红分子的偶氮发色基团、亚甲基蓝分子的共轭发色基团以及活性蓝的葸醌发色基团都通过微电解反应被有效破坏。

亚甲基蓝色谱出峰时间

n5m左右。亚甲基蓝色谱出峰时间在60n5m左右。亚甲基蓝是一种人造氢受体,亚甲基蓝流动快,先出峰,位置在亚甲蓝负0.2二茂铁正0.2,峰位置会受ph的影响,而略有偏差。

用极性小的溶剂(如乙醇)洗脱时,亚甲基蓝流出最快,先洗脱下来,而甲基橙的流动缓慢。用极性大的溶剂(如氨水或者水)洗脱时,甲基橙流出最快,先洗脱下来,而亚甲基蓝的流动缓慢。物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吸附能力大小既与吸附剂的活性有关,又与物质的分子极性有关。

实验原理在于通过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在中性氧化铝上的保留时间差异,实现二者的有效分离。所使用的色谱管通常为内径均匀、下端缩口的硬质玻璃管,下端常用棉花或玻璃纤维塞住,管内装有吸附剂。色谱柱的大小、吸附剂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洗脱时的流速,均需按照特定单体的规定进行选择。

所以,当使用水作为洗脱剂时,亚甲基蓝会先被洗脱下来,随后才是甲基橙。

亚甲基蓝波长扫描不出来

波长范围不匹配:波长扫描时,需要设置适当的波长范围。如果选择的波长范围与亚甲基蓝的最大吸收波长不匹配,就无法扫描出峰值。在进行波长扫描之前,需要确保所选的波长范围包含亚甲基蓝的吸收峰。 浓度过低:亚甲基蓝的浓度对于波长扫描的结果有很大影响。

亚甲基蓝最大吸收波长是664nm。先用紫外扫描出亚甲基蓝的吸收峰,找出最大的吸收波长(1个或者多个),在确定未知物的最大吸收波长的时候还要排除其他杂质在该波长的干扰系数最小就可以了。pH对亚甲基蓝吸收有较大影响,pH过低会使吸收向高波数移动,同时强度降低。

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60纳米至1毫米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覆盖室温下物体所发出的热辐射的波段。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在通讯、探测、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俗称红外光。

.1.激光荧光检测法 患者口服或注射荧光物后,用一定波长的激光通过内镜进行观察,若组织中有肿瘤则可出现荧光,使病变组织清晰显示。常用荧光光敏剂有血卟啉衍生物( D) 、吖啶橙(AO) 、甲基蓝染料等,常用激光有Ar+ 、Kr+ 、N2或Xe+等。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