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烷在同一侧的叫做顺式,在不同侧的叫反式。环己烷在平面内呈六边形时,其立体异构性在平面上或平面下为顺式和反式。a,e键的方向相反。实际上,无论是键还是e键,都有三个上下交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键是向上的,那么e键必须稍微向下,而不是向上。
这样,1,4-二取代环己烷只有两种异构体,用顺反来标记就够了,既简单又明确。对于1,1,3-二取代环己烷来说,通常情况下分子是有手性的(除非是有两个相同的取代基处于环的同侧)。
取代环己烷的顺反异构判断:在环的同侧为顺式,异侧则为反式。竖的是A键,横的是E键,由于E键较稳定,所以判断2取代时先把体积大的取代基放在E键上,然后在看取代位置和顺式或反式。
环己烷的立体异构,如果是环己烷是画成平面的6边形,同在平面上或平面下,就是顺式,一上一下就是反式。难的是椅式或船式构象下,a,e键的顺反情况吧。那么ae键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其实无论是a键还是e键,都是3个上3个下交错的。
环的结构。把六元环看作分界,同侧的为顺,不同侧的为反。环上碳原子所连氢原子或取代基的伸展方向。由于环平面的出现,限定了环上碳原子所连原子或基团的空间伸展方向。
1、顺-1,3-二甲基环己烷分子内有对称面,是内消旋化合物,无旋光性。其构象转换平衡体系为:eeaa。反-1,3-二甲基环己烷没有对称因素,是手性分子,存在着两个旋光异构体,互为镜象对映体,等量混合物即成外消旋体。
2、关于构象的准确表述是有机物因碳碳键的自由旋转而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理解上来说,比如乙烷,因为碳碳键旋转而使两个碳上的氢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的空间结构就是构象。
3、肯定是反式的啊,两个取代基离得远,所以斥力小,分子更稳定。而且是椅式的构型,两个取代基都放在e键位置。
4、一般情况下,若是小基团,譬如顺式1,2二甲基环己烷,那么两个甲基则会更倾向在1位的a键(垂直键)及2位的e键上或者是1位的e键及2位的a键上,这两者的能量相差不大,而且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比较稳定。

分子中既有双键又有三键时,名字以烯先炔后,分别标注位置号,碳数写在“烯”前面。卤代烃·醚卤代烃命名以相应烃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如有碳链取代基,根据顺序规则碳链要写在卤原子的前面;如有多种卤原子,列出次序为氟、氯、溴、碘。
-二羟基丙烯 1,2-二羟基丙烯 1,1-二羟基丙烯 烯烃及其衍生物命名原则是碳碳双键最近端端点碳为1号碳,如果两端相同,离第一个取代基最近的为1号碳,然后取代基位点、取代基数目(“一”可以省略)、取代基种类、最后加上如果无取代基的烯烃的名称,搞明白就很简单咯。
a、2,4,4-三甲基-5-丁基壬烷 d、3-甲基-5-异丙基辛烷 链烷烃的命名 (1)直链烷烃的命名 直链烷烃(n-alkane)的名称用“碳原子数+烷”来表示。
-丁烯-2-醇(这个结构不稳定,会自发异构成2-丁酮)3-丁烯-2-醇 2-丁烯醇 2-丁烯-2-醇 PS:命名原则为,丁烯前面的数字表示双键位于哪一个碳原子上,醇前面的数字表示羟基位于哪一个碳原子上。
有机化学命名规则答案如下:第一步,选主官能团,以羧酸为主官能团,称为酸第二步,选母体,选择含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作己酸第三步,编号,从羧基端开始编号,位次为1号碳,2号碳…第四步,取代基次序根据次序规则,原子序数ClOC,所以大者顺序大,写后面。
首先要确定相同基团在椅的同侧(也就是都在椅的上面或者下面)称顺,或者是在异侧(一个在椅上,一个在椅下面)称反;椅式中相邻C的a、e在同侧,自然俩甲基连上就是属于同侧,为顺式。
椅式构想中e键虽说是平伏键,但它也是有点斜的,且与a键相反(a上e下)。而顺反呢,则是要投影成平面看两个相同基团同向则顺,反向则反。1,2-二甲基环己烷为例。
环己烷的构象最大可能是椅式构象,但是为了方便,通常把环己烷当成是平面六元环来研究,而且得到的答案和当成椅式构象来研究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取代都上平面的上方或者都在平面的下方,则为顺式构象,若一个在平面的上方,一个在平面的下方,则为反式构象。
环己烷的立体异构,如果是环己烷是画成平面的6边形,同在平面上或平面下,就是顺式,一上一下就是反式。难的是椅式或船式构象下,a,e键的顺反情况吧。那么ae键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其实无论是a键还是e键,都是3个上3个下交错的。
环己烷的椅式构象里每个碳上的位置分成2种,平键和直键,直键最好区分,基本就是与面垂直的,而且三个向上,三个向下。相邻的两个碳的直键,一个向上,一个向下。
顺指的是两个取代基在环平面的同侧,反指的是两个取代基在环平面的异测。你的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1,4-二取代环己烷用‘顺反’来命名”吗?这是因为1,4-二取代环己烷的分子是有对称面的(不管取代基是什么,除非取代基也有手性),因而没有手性。
1、所以把H原子放在最远处,就应该从纸面外向纸面内看,旋转方向从大到小是从右边环C原子到左边环C原子再到上方的甲基,所以是顺时针,就是R构型。同理,右边的甲基C原子上的H原子是向下的,应该从上往下看。
2、如果将R-S系统命名比喻为驾驶汽车的方向盘就很形象,也就容易理解了。以这个规则来观察乳酸、丙氨酸、甘油醛,不难看出它们的绝对构型可认定如下:D型的甘油醛和乳酸为R构型,天然的氨基酸如丙氨酸则是S构型。
3、黑体楔式键表示甲基朝上。取代基立体构型的优先顺序是: CHNH2(COOH), C6H3(OMe)2, 最后是CH3。其排列方向是顺时针的, 因此手性为R。
氧化反应 CH4(g)+2O2(g) CO2(g)+2H2O(l)(2)取代反应 乙烯的 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 2CO2+2H2O (2)加成反应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学方程式和它们的求解方法:烷烃燃烧反应 烷烃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⑶官能团异类异构:由于官能团的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主要有:单烯烃与环烷烃;二烯烃、炔烃与环烯烃;醇和醚;酚与芳香醇或芳香醚;醛与酮;羧酸与酯;硝基化合物与氨基酸;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12 : 20/1 = 1 : 3。可知有机物实验式为CH3。该有机物只含C、H元素,属于烃类。烃分子中H原子个数必为偶数,CH3不可能是分子式,分子式应为(CH3)x,x为偶数。分子量为15x,也就是30的倍数。当x=2,为C2H6;当x2,则分子中氢原子数超过碳原子数的二倍加2,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