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诺昔康分散片的代谢过程和体内分布是怎样的?

1、氯诺昔康能够进入外周血管间隙,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膝关节的滑液中有分布。在人体,氯诺昔康主要在肝脏被代谢成无活性的5-羟基氯诺昔康。通过在尿液(42%)和粪便(51%)排除。本品体内半衰期非常短,其终末血浆消除半衰期(t1/2β)是3~5小时,多次重复给药不会在体内蓄积。

2、氯诺昔康分散片是一种新型的昔康类非甾体抗炎药,其特点在于具有极短的半衰期,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大约42%的代谢物通过尿液排泄,而51%则通过粪便排除,避免了可能的体内积聚。临床观察显示,氯诺昔康对于胃肠道的耐受性表现出优良性能。

3、在身体,氯诺昔康关键在肝脏被新陈代谢成无特异性的5-羟基氯诺昔康。根据在尿里(42%)和排泄物(51%)清除。再加氯诺昔康分散片的适用范围为可用以亚急性轻微至轻中度疼痛和由一些种类的风湿性疾病造成的关节痛和发炎。

4、乙醇进入体内,90%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作用,转化无害的产物,被人体利用参与能量代谢。

5、您好,此药物为比较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与阿司匹林等实为一个分类。副作用并不严重,可能会有恶心,呕吐,出虚汗等反应。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反应。可以喝较多的牛奶,水等,促进排泄及代谢。

2甲基吡啶浅到衣服上怎么清洗掉

用肥皂水清洗。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透明液体,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它是化学反应的常用溶剂,可以用肥皂就行中和,当溅落在衣服上,立即用肥皂水洗,建议洗涤时戴上防护手套,如衣服不太珍贵,建议废弃。

P302 + P352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P304 + P340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P305 + P351 + P338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

可以用浓食盐水清洗再或是用甘油和水以1:10的稀释清洗也可。甘油简介:丙三醇是无色味甜澄明黏稠液体。无臭。有暖甜味。俗称甘油,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相对密度26362。熔点18℃。沸点290.0℃(分解)。

2-氨甲基吡啶的合成路线有哪些?

先用高锰酸钾氧化甲基为羧基,羧基用亚硫酰氯作用为酰氯,酰氯氨解为酰胺,酰胺在溴与氢氧化钠作用下脱羰基为氨基。

主要的合成法有乙醛法、乙炔法、丙烯腈法等。乙醛法: 乙醛、甲醛和氨反应,主要产品是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乙炔法: 乙炔和氨反应,主要产品是2-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乙烯法: 乙烯和氨反应,主要产品是2-甲基吡啶和2-甲基-5-乙基吡啶。

-甲基吡啶的生产方法主要分为合成法和从煤焦化副产品中回收制得两种。其中,通过乙醛与氨的反应为主要途径,生成的产物中包含2-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氨加热至450℃,然后与气化后的乙醛混合,通过装有硅酸铝催化剂的流化反应塔,反应温度控制在410-430℃。

吡啶与氨基钠反应生成2-氨基吡啶的齐齐巴宾反应,如果2位已占位,4位会成为主要反应位。氧化还原反应中,吡啶不易被氧化,尤其是成盐后,氮原子的正电荷使其对氧化剂更稳定。在特殊氧化条件下,吡啶能生成N-氧化物,其氧化还原性质使得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反应有所变化。

由合成法和煤焦化副产中回收制得。由乙醛与氨反应,主要生成2-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

接下来是N-氰基-N-(2-氯-5-吡啶甲基)乙脒的制备。在一个100mL反应瓶中,将2-氯-5-氨甲基吡啶、水和N-氰基乙酰亚胺酸乙酯混合,加热至78℃,析出白色结晶后冷却、过滤、烘干,粗品用乙醇重结晶,得95%含量的白色结晶,熔点141~143℃。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