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甲基-1丁烯被高锰酸钾氧化方程式

1、CH2=C(CH3)CH2CH3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双键先被加成氧化生成邻二醇,接着双键断裂,生成甲醛与丁酮,甲醛还能继续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因而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丁酮。若被冷、稀的碱性高锰酸钾氧化,氧化停留在邻二醇阶段。

2、-甲基-2-丁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CH-CH2CH3—KMnO4/H+→CH3COOH+CH3CH2COOH。反应方程式:5C6H5CH3(甲苯)+6KMnO4+9H2SO4→ 5C6H5COOH(苯甲酸)+3K2SO4+6MnSO4+14H2O 高锰酸钾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作为氧化剂受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强。

3、烯烃和高锰酸钾在强烈条件下(酸性或加热),双键完全断裂,同时双键碳原子上的C-H也被氧化而断裂生成含氧化合物。

2-甲基-1-丁烯结构简式

-甲基-2-丁烯 CH3C=CH2CH3 | CH3 3-甲基-1-丁烯 CH2=CH-CHCH3 | CH3 甲基和碳原子好像对不准。。

①1-戊烯,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CH2。②2-戊烯,结构简式CH3CH=CHCH2CH3,而且2-戊烯有顺反异构。③2-甲基-1-丁烯,结构简式为CH2=C(CH3)CH2CH3。④3-甲基-1-丁烯,结构简式为CH2=CH2CH(CH3)2。⑤2-甲基-2-丁烯结构简式为(CH3)2C=CHCH3。

将碳、氢元素符号省略,只表示分子中键的连接情况,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有1个碳原子,称为键线式。所以2,2,3,3-四甲基戊烷和3,4-二甲基-4-乙基庚烷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和 。(2)考查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名称分别是2-甲基戊烷和2-甲基-1-丁烯。

A为3-甲基-1-丁烯,结构简式为:CH2=CH-CH(CH3)2。B为2-甲基-1-丁烯,结构简式为:CH2=CH(CH3)-CH2-CH3。

如图。剩下的是环烷烃,我给忘记了。乙基环丙烷;二甲基环丙烷;甲基环丁烷;环戊烷。

2-甲基-1-丁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反应方程式

1、CH2=C(CH3)CH2CH3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双键先被加成氧化生成邻二醇,接着双键断裂,生成甲醛与丁酮,甲醛还能继续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因而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丁酮。若被冷、稀的碱性高锰酸钾氧化,氧化停留在邻二醇阶段。

2、烯烃和高锰酸钾在强烈条件下(酸性或加热),双键完全断裂,同时双键碳原子上的C-H也被氧化而断裂生成含氧化合物。

3、-甲基-2-丁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CH-CH2CH3—KMnO4/H+→CH3COOH+CH3CH2COOH。反应方程式:5C6H5CH3(甲苯)+6KMnO4+9H2SO4→ 5C6H5COOH(苯甲酸)+3K2SO4+6MnSO4+14H2O 高锰酸钾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作为氧化剂受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强。

高中化学:2-甲基-1-丁烯发生加聚反应的方程式

—甲基—1—丁烯 NaOH水溶液,加热(各1分)(2)加聚反应 (各1分)(3) (4) 试题分析:(1)Ⅰ→Ⅱ的反应为加成反应,Ⅰ为烯烃,名称为:2—甲基—1—丁烯;II→III的反应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加热。

异戊二烯含C=C,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2-甲基-1,3-丁二烯,反应为:2-甲基-1,3-丁二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H。无色易挥发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可通过丙烯二聚法制备,用于合成橡胶、丁基橡胶单体等。

-丁烯:CH2=CH-CH2-CH3 1-丁烯与HCl气体进行加成:CH2=CH-CH2-CH3 + Cl-Cl---→CH2Cl-CHCl-CH2-CH3(反应条件:催化剂。加热。

条件加热、催化剂 2-丁烯加H2O生成2-丁醇,比值为1:1:1,条件加热,催化剂 1-丁烯加聚:CH3CH2CH=CH2 =一定条件= -(-(CH3CH2)CH-CH2-)-n(下标)里面括号表示支链。2-丁烯加聚:CH3CH=CHCH3 =一定条件= -(-(CH3)CH-CH(CH3)-)-n(下标)里面括号表示支链。

双键和三键在催化剂作用下都会发生加聚反应。

2-甲基-1-丁稀的等效氢

-甲基-1-丁稀的等效氢有四种 分子中等效氢原子一般有如下情况:①.分子中同一甲基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如甲烷上的氢原子;甲烷空间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

-丁烯,CH=CHCHCH。2-丁烯,CHCH=CHCH。2-甲基-1-丙烯,CH=CH(CH)CH。

CH2=CH-CH2-CH3,1-丁烯。CH3-CH=CH-CH3,2-丁烯。CH2=C(CH3)2,2-甲基丙烯。扩展1653资料:等效氢法:判断烃的一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的关键在于找出“等效氢原子”的数目。“等效氢原子”是指: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2甲基1丁烯最多几个原子共面?

-丁烯最多8个原子共面,括号内为共平面的原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C=C双键的存在,3位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三个杂化轨道处于同一平面上且互成120°(实际可能稍有变化),且由于π键的存在,C=C双键不可扭转,所以四个碳原子和3位的两个氢原子总是共面的。

甲基碳原子最多能连两个与之共平面的原子,即可以有三个原子公平面。如果甲基tan原子已经连在某一主链上,那就只能在连一个原子与之共平面。

参考:除了2号位上甲基上的3个氢原子通过旋转不会共面,其它原子均可通过旋转单键共面,共10个原子(5个碳原子和5个氢原子)。

C 由于碳碳双键和苯环是平面形结构,且单键是可以旋转的,所以根据结构简式可判断,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是共面的,而甲基上的氢原子有1个是可能共面的,所以共计是20个原子,答案选C。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