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异丁醛和丙酮反应

1、异丁醛和丙酮在催化下缩合生成2-甲基-2-戊烯-1-醇。异丁醛,又称为2-甲基丙醛,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微溶于水,但可以溶解于乙醇、乙醚、苯、氯仿、二硫化碳、丙酮和甲苯等有机溶剂。异丁酸主要用于制造橡胶硫化促进剂、防老剂以及作为其他有机物的原料之一。

2、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逐渐氧化成异丁酸。微溶于水,能与乙醇、苯、氯仿、乙醚、甲苯、丙酮、二硫化碳混溶。在20℃时水中的溶解度为11G/100ml。相对密度(d204)0.7938。熔点-69℃。沸点64℃。折光率(n20D)373。闪点-7℃(开杯)。易燃。

3、芳樟醇与异丁醛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可得到香叶基异丁醛。具有强烈花香和青香的香韵的香原料。再经加氢,则可得相应的醇,具有相当优雅的花香和木香。再向下发展,将其在BFEt2O及H3PO4和三氟乙酸存在下进行环化反应,则可得到单环和双环的醚,具有优美的香气。

4、正丁醛,简称丁醛。其异构体为异丁醛。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气体,和氧化银、氢氧化铜、浓硫酸、硝酸等氧化剂反应,被氧化成丁酸。易燃,能与强氧化剂及许多物质发生氧化、还原、缩合等反应,聚合生成环氧化物,能与氢气、烯烃、醇、氨及其衍生物发生加成反应。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5、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异丁醛,Isobutyraldehyde,分子式C?H?O,分子量71057。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逐渐氧化成异丁酸。微溶于水,能与乙醇、苯、氯仿、乙醚、甲苯、丙酮、二硫化碳混溶。用于合成纤维素酯、香精、香料等,常用于烘烤食品、肉制品、糖霜。

2-甲基丙醛的引镜反应方程式

CH3CH2CHO + 2Ag(NH3)2OH →(水浴△)→ CH3CH2COONH4 + 2Ag↓ + 3NH3 + H2O 注:(水浴△)的意思为此反应须在水中进行,且需加热(反应条件:加热+溶液)。丙醛物理性质:丙醛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易燃液体。有刺激性。溶于水,与乙醇和乙醚混溶。用于制合成树脂、橡胶促进剂和防老剂等。

先向三种物质中分别加入加银氨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乙醛和丙醛,无反应现象的是丙酮。然后向乙醛和丙醛中分别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乙醛,无反应现象的为丙醛。因为具有CH-CO-结构的甲基酮类化合物能与碘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很快便有明显的浅黄色沉淀析出。

H 18 O 2 和水,所以在乙的分子中含有的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为C:13-4=9;H:18+2-8=12.O:2+1-1=2.乙分子式为C 9 H 12 O。

加入托伦试剂,试管内壁附着一层金属银的是乙醛和丙醛,没有现象的是丙酮;加入碘单质和氢氧化钠,有黄色沉淀生成的是乙醛,没有现象的是丙醛。

...对苯二甲酸:___(2)2-甲基丙醛:___(3):___(4

1、n=56。解得n=4.即A为C 4 H 8 。因为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三组峰,说明含有三种H原子,则A为CH 2 =C(CH 3 ) 2 . B为2-甲基丙醇 (CH 3 ) 2 CHCH 2 OH. B催化氧化为C:2-甲基丙醛 (CH 3 ) 2 CHCHO。

2、能够进行羟醛缩合反应的酮或者醛, 必须在羰基的α-位置至少有一个H。 而2,2-二甲基丙醛,对羟基苯甲醛的羰基α-位置没有H, 因此都不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

3、ch3(ch2)3cho:1-戊醛 ch3ch2ch(ch3)cho:2-甲基丁醛 (ch3)2chch2cho:3-甲基丁醛 (ch3)3ccho:2,2-二甲基丙醛 ch3(ch2)2coch3:2-戊酮 ch3ch2coch2ch3:3-戊酮 (ch3)2chch3:3-甲基-2-丁酮 【其它自己写写吧。

4、如CH3CH2CH2CH2CH3名为正戊烷;CH3CH2CH(CH3)2名为异戊烷;C(CH3)4命名为新戊烷。 此命名法只适用于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对于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有些无法区别,故用系统命名法。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