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描述:无色结晶。熔点132-133℃(130℃),沸点290℃,闪点180℃,相对密度0792(130/4℃)。1g该品可溶于74ml水中;6ml酒精中;3ml吡啶中。溶于热苯,微溶于醚。溶于氨而形成少量苄腈。生产方法:由苯甲酰氯与氨反应而得。
强碱下加热。根据查询生活常识网得知,苯甲酰氯与苯胺反应的条件是在强碱存在下进行加热,使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作为碱,反应温度为50到100摄氏度,该反应生成苯甲酰胺。
苯甲酰氯和氨基丙醇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缩合反应,生成N-苯甲酰氨基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hCOCl+NH2CH2CH2OH+NaOH→PhCONHCH2CH2OH+NaCl+H2O。其中,Ph表示苯基,CO表示酰基,Cl表示氯原子,NH2表示氨基,NaOH表示氢氧化钠。
1、苯氯甲烷又称氯化苄或苄氯,是一种催泪性的液体,沸点179℃,不溶于水。苯氯甲烷容易水解为苯甲醇,是工业上制备苯甲醇的方法之一。苯氯甲烷在有机合成上常用作苯甲基化试剂。苯氯甲烷的反应活性,缘于其分子中的氯原子和烯丙基氯分子中的氯原子的地位很相似。
2、对氯苯甲酰氯比苯甲酰氯强,原因是苯基上的吸电子和推电子效应,对氯基为强吸电子效应,使羰基碳原子裸露,更加易受亲核试剂进攻。
3、正常情况下是看不出什么区别的,因为都有不饱和键,在紫外灯下都会有荧光现象,荧光斑点虽然也会有不同,但无法细致的分别开来。
4、制备方法一邻三氟甲基苯甲酰氯可用邻三氟甲基氯苯为原料,经过格氏反应,然后与干冰反应羰基化,再经水解得邻三氟甲基苯甲酸,该酸经酰氯化制得邻三氟甲基苯甲酰氯。邻三氟甲基苯甲酰氯在冰冷却下,加到四氢呋喃中,在三乙胺存下及室温下,与间异丙氧基苯胺反应2h,得氟担菌宁。
5、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氯化亚砜与苯甲酰氯,两者反应后物质没有用完是没有达到反应温度导致的。氯化亚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OCl2,呈无色或黄色有气味的液体,有强烈刺激气味,可混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6、安定是药名,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16H13ClN2O,分子量2876。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25~126℃。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丙酮。作用与利眠宁相似。有镇静、抗惊厥、使横纹肌松弛等作用,适用于精神抑郁性焦虑、紧张、不安、失眠等症。对抗惊厥和对顽固性癫痫抑制作用很显著。

1、以上几种物质,其水解,醇解,氨解的活性依次降低,原因是苯基上的吸电子和推电子效应,对硝基为强吸电子效应,使羰基碳原子裸露,更加易受亲核试剂进攻,氯基次之,对甲氧基为给电子效应,使羰基上电子密度增大,不易受到亲核试剂的进攻。
2、酰氯的醇解反应为醇羟基的氧亲核进攻酰氯的羰基碳,所以,酰氯的取代基吸电子效应越强,反应活性越强。
3、对甲氧基苯甲酰氯是一种化学物质,结晶或液体。溶于丙酮和苯,遇水或乙醇则分解。相对密度260。熔点22℃。沸点约262~263℃(微分解)。折光率5802。闪点87℃。有腐蚀性和催泪性。蒸气能引起严重的眼睛灼伤。在密封容器内能引起爆炸(由于在室温条件下缓慢分解而导致压力上升所致)。
外观与性状:低熔点结晶或液体,熔化后为无色透明至棕色液体。分子式: C8H7ClO2分子结构式: 分子量: 170.59相对密度:260熔点:22℃闪点:87℃ 沸点:262℃ at 760 mmHg折光率:5802蒸汽压:0.0104mmHg at 25°C 溶解性:遇水或醇分解,溶于丙酮和苯。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酰氯(RCOCI),以其羰基碳原子上带有的部分正电荷,如同一个等待拥抱的舞者,而胺(NH3)则以孤对电子的温柔,成为那个主动出击的亲核试剂。当两者相遇,化学方程式RCOCI + NH3 → RCONH2 + HCI如同乐谱般演奏出生成酰胺(RCONH2)和氯化氢(HCI)的美妙旋律。
用于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茴拉西坦,雷洛昔芬,苯溴马隆,胺碘酮等。也作为精细化工原料参与多种有机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