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萘侵入途径

1、-甲基萘是一种可能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的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实际浓度下,尚未观察到对人类的急性中毒效应。然而,当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给大鼠施用较高剂量时,会出现一些急性中毒症状,如大鼠变得虚弱,步态不稳,呼吸困难,并伴随体温下降。长期接触或慢性暴露对动物的影响更为显著。

2、-甲基萘 90-1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 在空气中实际能达到的浓度,未产生急性中毒效应。腹腔注射时,大鼠急性中毒征象为:软弱、共济失调、呼吸困难、体温下降。动物慢性中毒时,见到发育缓慢、呼吸加速、耗氧量增大,高级神经活动及血液动力学障碍。

3、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致溶血性贫血及肝、肾损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萘蒸气或粉尘时,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角膜混浊、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腰痛、尿频、尿中出现蛋白及红白细胞。亦可发生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和肝损害。

4、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致溶血性贫血及肝、肾损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萘蒸气或粉尘时,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角膜混浊、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腰痛、尿频、尿中出现蛋白及红白细胞。亦可发生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

5、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轻度刺激作用。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无资料 储运 危险货物编号:41517 UN编号:无资料 IMDG规则页码:无资料 包装标志:8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

6、工作场所萘的最大容许浓度为 。生产设备及容器应密闭,防止蒸气粉末外逸,操作现场强制通风。若发生中毒现象,要立即移至新鲜空气处,多饮热水,使之呕吐,进行人工呼吸,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1-甲基萘环境危害

-甲基萘具有易燃性,存在燃爆危险。若发生事故,急救措施如下: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就医。吸入:迅速撤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困难,提供氧气;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甲基萘是一种可能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的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实际浓度下,尚未观察到对人类的急性中毒效应。然而,当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给大鼠施用较高剂量时,会出现一些急性中毒症状,如大鼠变得虚弱,步态不稳,呼吸困难,并伴随体温下降。长期接触或慢性暴露对动物的影响更为显著。

危险特性:1-甲基萘易在明火或高温下燃烧,并释放有毒烟雾。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可能引发剧烈反应,导致火灾或爆炸。 灭火方法:灭火时可使用二氧化碳、雾状水或砂土。 操作注意事项:进行1-甲基萘操作时应保持环境通风,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并遵守操作规程。

1甲基环丙烯为什么禁用

1、甲基环丙烯对人体肺部有危害,所以被禁用。1甲基环丙烯是一种化学物质,常温下1甲基环丙烯是气体,是一种小环烯烃,性质十分活泼,但是该物质被人体吸入之后会造成一定的肺部感染,由于密存方法截止2022年8月1日还未研究出保障方法,就将此物质进行了封闭和禁用,以防出现不必要的情况发生。

2、合法。根据查询《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显示,1一甲基环丙烯使用是合法的,是有效的乙烯作用抑制剂,用于提高水果和蔬菜的贮藏潜力和保持品质。1—甲基环丙烯已注册用于多种作物,包括苹果,杏,鳄梨,香蕉,西兰花,猕猴桃,梨,芒果,甜瓜,桃,油桃,柿子,李子和番茄。登记的作物因国家而异。

3、二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已批准使用2002年7月17 日美国政府环境署允许其在苹果商业贮运中应用,应用后检测不到残留。目前美国政府环境署已免除了1-MCP的应用限制。

4、无害。甲基环丙烯被认为对人体无危害。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为C4H6,具有低毒性。在人体吸收后,没有发现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的证据。要注意的是,化学物质的安全性评估会随着新的研究和发现进行更新。

甲基环己烷化学性质

1、化学品中文名称:甲基环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cyclohexane 中文名称2:六氢化甲苯 英文名称2:无 技术说明书编码:313 CAS No.:108-87-2 分子式:C7H14 分子量:918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皮肤、眼睛、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能导致发红、干燥开裂、溃疡等问题。

2、甲基环己烷密度是0.77g/cm(at25°C)。理化性质 密度:0.77g/cm3。熔点:-123℃。沸点:101℃。闪点:-3℃。饱和蒸气压:73kPa(25℃)。临界温度:291℃。临界压力:471MPa。引燃温度:250℃。爆炸上限(V/V):7%。爆炸下限(V/V):2%。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3、甲基环己烷,有机化合物,微毒,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干燥、皲裂、溃疡等现象。主要用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以及作为校正温度计的标准,也用于有机合成。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