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无臭结晶。熔点118~119℃。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一般制成2甲4氯钠盐使用,商品为棕色粉末,易溶于水,吸湿后易结块。
2、甲4氯特点:无子果实,促进作物早熟,加速插条生根。也可作除草剂,易被更和叶部吸收和传导,用于小粒谷物、水稻、豌豆、草坪和非耕作区芽后防除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每公顷使用剂量0.28~25kg有效成分。本品对阔叶及三棱草有特效,也可防除各种双子叶和某些单子叶杂草,但对稗草无效。
3、除草特点2甲4氯为选择性激素类除草剂,主要用于苗后茎叶处理,用于水稻移栽田和直播田可防除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牛毛毡、水莎草、扁秆藨草、日本藨草、藨草、陌上菜、节节菜、鳢肠、母草、水苋菜、鸭舌草、雨久花、泽泻等多数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加工剂型20%2甲4氯钠盐水剂、56%2甲4氯钠原粉。
4、挥发性、作用速度比2,4-D低且慢,二甲四氯对禾本科植物的幼苗期很敏感,3-4叶期后抗性逐渐增强,分蘖末期最强,而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在气温低于低于18℃时效果明显变差,对未出土的杂草效果不好。通常用量每亩30~60克(有效成分)。
5、二甲四氯纳除草剂的优点:除草效果快,除草范围广。缺点:有些草死根不彻底。使用二甲四氯钠除草剂之后一般经过7-15天杂草就会连根死亡。二甲四氯为苯氧乙酸类选择性内吸传导激素型除草剂,可以破坏双子叶植物的输导组织,使生长发育受到干扰,茎叶扭曲,茎基部膨大变粗或者开裂。
6、性状:无色结晶熔点:约120℃蒸气压:3×10-5Pa(25℃)密度:0214溶解度水中(25℃)为395mg/L(PH=1),22mg/L(PH=5),279mg/L(PH=7),31mg/L(PH=9);溶于甲醇776g/L、甲苯25g/L、乙醚770g/L、二甲苯49g/L、二氯甲烷62g/L(25℃)等。对酸很稳定。

大豆和花生田莎草的防治一般可以使用灭草松、氟磺胺草醚等除草剂进行防治,大豆后期可以使用草甘膦进行定向喷洒,可以杀死莎草。建议使用草甘膦单一药剂,而不是复方二甲基四氯。甘尼什节的狗牙根甘蔗田莎草的防治甘蔗田有很多莎草,很多都形成了鳞茎。
化学除草剂,目前经过农户的大田实验,有显著效果的是75%的氯吡嘧磺隆。亩用量5克左右,根据草龄适当加减用量。注意!在大豆,花生未封行以前,戴上防护罩压低喷头,定向顺陇喷雾。辣椒田,马铃薯同样施用。烟嘧.锈去津。经过实践,这种玉米田的除草剂也可以除去大豆花生田里的香附子。用法上比较严格。
大豆田:每亩地使用200-300ml的40%氟醚灭草松水剂兑水20-30kg喷雾。花生田:花生5-2片复叶期,禾本科杂草5-5叶期时,每亩地使用20-30ml的24%甲咪唑烟酸水剂兑水20-30kg喷雾。玉米田:每亩地使用107-143g的56%二甲四氯钠可溶粉剂兑水喷雾。
花生,大豆田防除香附子,主果是在幼苗期,如:1,氟磺胺草醚氟磺胺草醚是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可以用于花生田,大豆田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香附子,及部分禾本科杂草。氟磺胺草醚主体是触杀性,破坏杂草的光合作用,叶片黄化而枯亡,虽然根部也能吸收而杀草,但效果差。
氟磺胺草醚在香附子幼苗期使用可以有效防除,因为这个时期其根球的分生作用较弱。 灭草松,也称为百草克,适用于花生田和大豆田内的香附子,在幼苗期,最多3叶期喷施,能有效防除。
1、取代基的顺序是由小到大的。卤代烃命名以相应的烃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如有碳链取代基,根据顺序规则碳链要写在卤原子前面;本题前者,没有碳链取代基,后者有,二者均没错啊。
2、命名的时候以最长的链为轴。而且编号要以主要的构成该物质的官能团编在前面。因为这是烯烃,所以应该把戊烯摆在前面。
3、CH3-CH=CH-CHCl-CH3 这是结构简式。
4、你的名称不对啊。5-甲基-2-戊烯应该叫2-己烯。你要你叫什么活性?是烯烃的加成反应活性,还是卤代烃的反应活性?,请将问题表达清楚再回答你。
5、第一个的结构简式是CH3CH=CBrCH2CH3,第二个则是(CH3)2C=CHCHBrCH3。可以看到,第一个是乙烯型卤化物,溴原子直接和双键碳相连,这样的溴原子有惰性(因为可以和双键形成共轭而稳定),难以脱离,所以很难形成沉淀。
1、是。根据查询2甲4氯特性得知,是一种带有低毒性的白色粉末,常被用于除草剂,属于易燃液体类第三类危险化学品。2甲4氯白色粉末,低毒,干燥时易吸湿结块,常制成20%溶液施用。
2、三类危险品。二氯甲烷主要通过吸入和食入等途径进入人体,由于其具有强挥发性,因此吸入人体为主要入侵人体途径。二氯甲烷具有一定的神经麻醉性,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二氯甲烷可以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和手脚麻木、易疲劳、协调性降低以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等。
3、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 人经口25%的二甲四氯钾盐溶剂85ml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