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反应原理分为三步。丙酮氰醇法制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反应原理主要分为氢氰酸与丙酮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氢化反应,生成丙酮氰醇;丙酮氰醇与浓硫酸进行酰胺化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酰胺的硫酸盐;酰胺盐再与水、甲醇依次进行水解和酯化,得到甲基丙烯酸甲酯。
2、丙酮氰醇路线丙酮氰醇与硫酸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酰胺硫酸盐,经水解后再与甲醇酯化得甲基丙烯酸甲酯粗制品,然后经盐析、粗馏、精馏得成品。通常丙酮氰醇由氰化钠制得原料消耗定额:甲酮氰醇1100kg/t、硫酸2100kg/t、甲醇490kg/t。异丁烯路线异丁烯在钼催化剂存在下用空气两段氧化。
3、丙酮氰醇和硫酸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硫酸盐,然后再和甲醇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丙酮氰醇是由氢氰酸和丙酮反应而成。硫酸用量为4~8mol/molACH,硫酸既作为反应物,也作为溶剂。
4、首先,采用丙酮氰醇路线,其步骤如下:丙酮氰醇与硫酸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酰胺硫酸盐,随后经过水解,再与甲醇酯化得到粗制品。进一步通过盐析、粗馏和精馏技术,得到高纯度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原料消耗定额包括:丙酮氰醇1100kg/t、硫酸2100kg/t、甲醇490kg/t。
5、乙烯法:该法是将乙烯羰基化或加氢甲酰化生成C3的羰基化合物,然后再与甲醛或与之相当的化合物缩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该工艺的主要优点在于产生的氢氰酸副产物可作为制取ACH的原料循环,并且不产生硫酸铵产物。

在酸性条件下和水加成得到2-丙醇,2-丙醇氧化就得到丙酮.直接氧化生成乙醛,在氧化生成乙酸,在从乙酸得到乙酸钙,然后加热至160摄氏度分解生成丙酮和碳酸钙 丙烯(propylene,CH2=CHCH3)常温下为无色、稍带有甜味的气体。
丙烯和溴化氢加成得到2–溴丙烷,2–溴丙烷经水解得到异丙醇,异丙醇在经过氧化得到丙酮。
丙烯水化,就是在酸性条件下和水加成得到2-丙醇,2-丙醇氧化就得到丙酮。
1、方式:基酸脱H形成亚氨基酸和H+。然后有两种方式,一是脱NH4+生成酮酸和NH4+;一是氧化生成H2O2,最终生成H2O。途径:一种方式是氨基酸(甲)与α-酮戊二酸在转氨酶的作用下生成α-酮酸和谷氨酸,然后二者再在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α-酮戊二酸、H+和NH4+;另一种方式是嘌呤核苷酸循环。
2、酮体是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丙酮的总称。: 酮体的生成:酮体主要在肝脏的线粒体中生成,其合成原料为乙酰CoA,关键酶是羟甲戊二酸单酰CoA合酶(HMG-CoA合酶)其过程为:乙酰CoA→乙酰乙酰CoA →HMG-CoA→乙酰乙酸。生成的乙酰乙酸再通过加氢反应转变为β-羟丁酸或经自发脱羧生成丙酮。
3、羟基在伯碳上时被氧化生成醛或酸,在仲碳上时生成酮。就是羟基在头上变成醛,在中间变成酮。
4、仲醇被氧化生成酮。仲醇,也被称为二级醇,是指与两个碳原子相连的羟基(OH)基团。仲醇的氧化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其中羟基基团被氧化,生成相应的酮。这个过程通常需要适当的氧化剂,如铬酸(HCrO)或高锰酸钾(KMnO)。
5、如果要断碳碳键的话可能性很多,通常来说酮在氧化条件下还是很稳定的。如果很强很强的氧化剂的话可以生成两个酸或者二氧化碳(大多数氧化的产物)。
首先将异丁烯、氧化剂混合与催化剂混合,进行反应。其次制备得到甲基丙烯醛。最后再将甲基丙烯醛、氨、氧化剂和催化剂混合,进行反应,制备得到甲基丙烯腈。
通常丙酮氰醇由氰化钠制得原料消耗定额:甲酮氰醇1100kg/t、硫酸2100kg/t、甲醇490kg/t。异丁烯路线异丁烯在钼催化剂存在下用空气两段氧化。异丁烯先氧化成甲基丙烯醛,再进一步氧化成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与甲醇酯化得甲基丙烯酸甲酯。开发出一步氧化法工艺。
异丁烯法将异丁烯用氧化剂在K2CO3或MnO2催化剂存在下氧化成甲基丙烯酸或用空气在钼催化剂存在下分两段氧化,即先氧化成甲基丙烯醛,进一步氧化成甲基丙烯酸,它再与甲醇酯化制得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炔羰基化法:壳牌公司近年开发了一种丙炔羰基化合成MMA的新工艺,并已实现了工业化。
由丙酮制2-甲基丙稀酸 步骤:1)丙酮与甲基格氏试剂加成, 再脱水, 得异丁烯。2) 异丁烯在Cu离子存在下催化氧化得2-甲基丙烯醛。3)2-甲基丙烯醛的进一步氧化得目标产物。
1、这题只考虑2-甲基丙烯与HI加成,过氧化物是正催化剂,高中教材(在题目无特殊提示情况下)要把两种可能都写上即1-碘-2-甲基-丙烷和2-碘-2-甲基-丙烷。如果你学历更高,注意这个答案只在高中及以下年级有效。
2、酸性高锰酸钾分别氧化2-甲基-2-丁烯和丙烯时产物,前者生成丙酮和乙酸,后者生成乙酸和水,二氧化碳。HOCOOH(读醛碳酸)。
3、由丙酮制2-甲基丙稀酸 步骤:1)丙酮与甲基格氏试剂加成, 再脱水, 得异丁烯。2) 异丁烯在Cu离子存在下催化氧化得2-甲基丙烯醛。3)2-甲基丙烯醛的进一步氧化得目标产物。
4、-甲基丙烯,也被称为2-甲基-1-丙烯或异丁烯,其英文名是Isobutene,化学式为C4H8,分子量为511克/摩尔。这个化合物在化学品目录中有一个独特的CAS号,即115-11-7,而EINECS编号则为204-066-3。
先用丙酮进行碘仿反应制得乙醛,再在稀碱下与甲醛进行羟醛缩合生成丙烯醛,然后和tollens试剂反应生成丙烯酸,然后与甲醇酯化,最后再聚合即可。
丙酮+HCN ===(CH3)2C(OH)CN ===脱水===(CH2=C(CH3)CN ===水解==CH2=C(CH3)COOH +SOCl2 ==CH2=C(CH3)COCl +HOCH3 ===产物α-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酮氰醇和硫酸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硫酸盐,然后再和甲醇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丙酮氰醇是由氢氰酸和丙酮反应而成。硫酸用量为4~8mol/molACH,硫酸既作为反应物,也作为溶剂。
只需要将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放到丙酮溶液中充分溶解即可。具体浓度可应实际情况而定。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色液体,具有香味,沸点101℃,密度为0.940克/厘米3(25℃)。工业上是先用丙酮氰醇法或异丁烯催化氧化法制出甲基丙烯酸,然后酯化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