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咪唑是极性物质,乙醚是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1-甲基咪唑难溶于乙醚。
2、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1甲基咪唑2硫醇。按干燥品计算,含C4H6N2S不得少于95%。5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微有特臭。本品在水、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易溶,在乙醚中微溶。1 熔点 本品的熔点(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C)为144~147℃。
3、乙基三甲基咪唑氯盐溶于不乙醇胺,1-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是一种咪唑盐,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固体,易溶于水、二氯甲烷、乙醇、乙腈等,不溶于乙酸乙酯、乙醚及烷烃等,主要应用在溶解纤维素、电解液添加剂等。
4、常压下,1-氰乙基-2-甲基咪唑跟乙醇沸点差的太远,不可能共沸的。估计除不去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蒸馏后期料太稠,而包在里面或形成氢键不好出来;二是一开始减压太厉害,导致减压下前者沸点降低太多而共沸。
5、在合成杂环体系中,EDA如同魔术师,与1-卤代炔烃的反应生成2-亚烷基或2-烷基咪唑啉,而与R(W)C=CX2类化合物的结合则带来2-取代咪唑啉。EDA与CS乙酸等的反应,更进一步丰富了杂环家族,如咪唑啉-2-硫醇和2-甲基咪唑。

用途:脱氧核糖核酸 合成用。羟乙酰化催化剂。主要用于环氧树脂和其它树脂的固化剂;用于浇注、粘接和玻璃钢等领域。有机合成中间体和树脂固化剂、粘合剂等。可用于浇注、粘接和玻璃钢等领域。
您想要问的是1-甲基咪唑属于强碱吗?不是,1-甲基咪唑属于弱碱。1-甲基咪唑的酸碱度值在5-5之间,属于弱碱。1-甲基咪唑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离子液体和树脂固化剂、粘合剂等,如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和羟乙酰化催化剂以及用于浇注、粘结和玻璃钢等领域。
-甲基咪唑,一种化学品,分子式C4H6N2,主要用于脱氧核糖核酸1合成用。
1、取代反应。根据查询甲基咪唑和卤代烃资料显示,1-甲基咪唑和卤代烃会发生取代反应,卤代烃可以和甲基发生取代反应,以alcl3作为催化剂。
2、在碱的作用下,它可以和卤代烃发生C-N偶联反应,如和碘苯反应,得到2-甲基-1-苯基咪唑;和1-溴丁烷反应,得到1-丁基-2-甲基咪唑。毒性 急性毒性:小鼠(口服)LD50:1400 mg/kg;大鼠(腹膜)LD50:480 mg/kg 由于食盐的LD50是3,000 mg/kg,BPA的急性毒性程度与食盐同。对皮肤可引起致敏性反应。
有机合成反应。根据查询百度学术得知,溴丁烷和一甲基咪唑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反应,可以制备一种叫做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的化合物,简写为[Bmim]Br。[Bmim]Br是一种离子液体,也就是一种室温下呈液态的盐类,具有低蒸汽压、高导电性、高热稳定性等特点,可以用作催化剂、溶剂、电解质等。
它可以和卤代烃发生C-N偶联反应,如和碘苯反应,得到2-甲基-1-苯基咪唑;和1-溴丁烷反应,得到1-丁基-2-甲基咪唑。毒性 急性毒性:小鼠(口服)LD50:1400 mg/kg;大鼠(腹膜)LD50:480 mg/kg 由于食盐的LD50是3,000 mg/kg,BPA的急性毒性程度与食盐同。对皮肤可引起致敏性反应。
再真空抽去剩下的溴丁烷便得到溴化3-甲基-1-丁基咪唑初产品,一边搅拌一边加热你没说阴离子是什么,先倾出过量的溴丁烷。 我用过的方法:在装有回流管,然后保持在70-80℃很多天,停止加热,将稍微过量的溴丁烷慢慢加入不断搅拌的N-甲基咪唑中。
1、杂质。原料N-甲基咪唑通常含有一些杂质,会导致1甲基咪唑与硫酸二乙酯反应颜色发黄,要制备得到高纯度的1-乙基-3-甲基咪唑乙基硫酸离子液体,必须先对N-甲基咪唑进行纯化处理。持续搅拌,N-甲基咪唑和硫酸二乙酯完全反应成离子液体——硫酸乙酯-1-甲基-3-乙基咪唑。
2、A类致癌物:对人很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2B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