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科方法:手术切除甲状腺,一般仅用于甲状腺巨大出现气管压迫等症状的患者中,由于其属于有创的治疗,在手术后还有引起神经损害从而造成声音嘶哑、饮水咳呛的风险,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也较为普遍。
2、比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的严重损伤、产后甲状腺炎,往往随着疾病完全好转,不需要对高甲状腺激素血症进行特殊治疗。另外,像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或者甲状腺高功能腺瘤,往往治疗需要手术进行。甲亢如何治疗需要首先明确原因,根据病因才能制定治疗方案。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甲亢的基础治疗,正规治疗一个疗程约为2年左右。患者需要反复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且在甲状腺功能结果没有达到正常之前,每月需要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后仍需3个月复查一次。患者依从性不强会导致甲亢反复发作。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甲基硫氧嘧啶(MTU)、丙基硫氧嘧啶(PTU)、甲硫咪唑(MM、他巴唑)和卡比马唑(CMZ、甲亢平)。
2、本题考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内科治疗药物。硫脲类常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内科治疗,适用于轻症和不宜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者;小剂量碘剂可预防单纯性甲状腺肿:左甲状腺素和地塞米松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替代疗法。故答案选D。
3、放射性碘使甲状腺腺泡上皮萎缩、减少分泌,用于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疾病治疗外,还可用来标记许多化合物,供体内或体外诊断疾病用。如碘131标记的玫瑰红钠盐和马尿酸钠就是常用的肝、胆和肾等的扫描显像剂。
抗甲状腺药物 抗甲状腺药物是甲亢治疗的主要手段,通过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来控制病情。目前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有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这类药物能够抑制甲状腺内的碘有机化,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但需注意,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血象、肝功能等指标。
目前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是硫脲类化合物,包括硫氧嘧啶类的丙硫氧嘧啶和甲硫氧嘧啶及咪唑类的甲巯咪唑和卡比马唑。其抗甲状腺的作用基本相同,均可抑制甲状腺过氧化酶活性及碘化物形成活性碘,影响酪氨酰残基的碘化;抑制单碘酪氨酸碘化为双碘酪氨酸及碘酪氨酸偶联形成各种甲状腺原氨酸。
治疗甲亢的药物有4类。①硫脲类:通过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使TT4合成减少,同时抑制外周血T4转为T3,作用快而强,可用于甲亢内科的治疗,甲亢术前准备和甲状腺危象辅助用药等。②碘和碘化物:大剂量碘可抑制蛋白水解酶,使甲状腺激素释放减少并抑制TSH分泌,可用于甲状腺危象和甲亢术前准备。
抗甲状腺药物常用的是硫脲类,目前有4种:①他巴唑;②甲亢平;③甲基硫氧嘧啶;④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和甲 亢平的药物结构相似,甲亢平服药后进入体内转变成他巴唑 才发挥作用。甲基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嘧啶的药物结构相似。
一般情况下,如果结节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可用放射性碘治疗,如复方碘口服液等,或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常见的抗甲状腺药物,如硫氧嘧啶类的丙基硫氧嘧啶、甲基硫氧嘧啶及咪唑类的甲硫咪唑、卡比马唑。
抗甲状腺药常用的有硫脲类、碘和碘化物、放射性碘和β受体阻断药等四类。
1、甲巯咪唑一般它的口服剂量是每天10-30mg,每天1次就可以。丙基硫氧嘧啶是每天300-450mg,分2-3次口服。这两个药物,服药期间都应该监测血常规以及肝功能。一般服药要求1年半到2年,否则甲亢容易复发。
2、药物治疗:甲亢患者应遵医嘱应用抗甲状腺的药物,比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有利于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控制临床症状。应用美托洛尔、普奈洛尔等药物,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转化,阻断甲状腺激素对患者心脏的刺激,改善因甲亢导致的心慌症状。
3、复方甲亢膏 组成:黄芪、党参、麦冬、白芍、夏枯草各15g,生地、丹参、生牡蛎各30g,苏子、五味子、制香附各10g,白芥子6g。适应证:轻度或中度甲亢患者;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不能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缓解后的巩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