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检测铅时,错用高氯酸浸泡玻璃仪器,有什么后果?

1、硝酸?高氯酸消化法:称取样品00~00g于三角烧瓶中,放数粒玻璃珠,加10ml混合酸(或再加1~2ml硝酸),浸泡过夜,在电炉上消解后,放冷移入10~25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四种方法均需要同时做试剂空白。 (3)测定: 1)仪器条件:根据仪器性能调至最佳状态。

2、容易侵蚀玻璃而影响试剂纯度的试剂,如氢氟酸、含氟盐(氟化钾、氟化钠、氟化铵)和苛性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应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或涂有石蜡的玻璃瓶中。 剧毒品必须存放在保险柜中,加锁保管。取用时要有两人以上共同操作,并记录用途和用量,随用随取,严格管理。腐蚀性强的试剂要设有专门的存放橱。

3、仪器 所用玻璃仪器均需以硝酸(1+5)浸泡过液,用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石墨炉及铅空心阴极灯)。2 消化装置 3 可调式电热饭、可调式电炉。4 操作 1 试样预处理 1 在采样和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不使试样污染。

4、防腐蚀:强酸、强碱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皮肤上沾有强酸、强碱要用水冲洗,再涂抹3%一5%NaHCO3 溶液、硼酸,(6)防中毒:在制取或使用有毒气体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注意尾气处理。

用化学方法鉴别戊醛,2-戊酮,3-戊酮

加NaOH+I2溶液,不产生(碘仿)沉淀的为3-戊酮和戊醛(A组),另2个为B组。A组加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戊醛。B组加ZnCl2+HCl,稍热,出现浑浊的为2-戊醇。

-戊酮和3-戊酮:2-戊酮和3-戊酮在酸碱条件下不发生明显的反应,难以通过酸碱试剂单独鉴别。戊醛:戊醛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aldol缩合反应,生成相应的aldol产物,可以通过观察反应产物的形成来鉴别。稀释溶液试剂鉴别:正戊醇:可以通过溶解性的变化来鉴别。

加入酸性高锰酸钾,反应褪色的是正戊醛级2-戊醇;加入土伦试剂,2者中有银镜反应的是2-戊醛;2-戊酮与3-戊酮的区分可用碘仿反应,有反应的是2-戊酮。

甲基异丁基甲酮基本信息

甲基异丁酮,中文名:甲基异丁基(甲)酮 、甲基异丁酮,英文名:methyl isobutyl ketone; MIBK,是一种透明液体,主要用作喷漆、硝基纤维、某些纤维醚、樟脑、油脂、天然和合成橡胶的溶剂。

甲基异丁基甲酮,其化学名为4-甲基戊酮,分子量为100.16克/摩尔,分子式为C6H12O。这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异丁酸的独特气味。作为一种多功能化学品,甲基异丁基甲酮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它作为中沸点溶剂和化工中间体,常用于油漆、硝化纤维、乙基纤维、录音录像磁带、石蜡及多种树脂的溶解。

℃。化学式C6H12O。分子量100.16。沸点1185℃。相对密度0.7978(20/4℃)。甲基异丁基甲酮,又名4-甲基-2-戊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能与醇、苯、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微溶于水,有芳香酮气味。

通过催化加氢处理,甲基异丁基甲酮可以转化为4-甲基-2-戌醇,这是其在特定条件下的转化形式。(第三段)此外,它能与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特定的加成产物,显示了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实用性。

甲基异丁基甲酮的危害揭示/ 甲基异丁基甲酮,又称4-甲基-2-戊酮,是一种无色、散发愉悦香气的液体,性质稳定。尽管微溶于水,但与大多数有机溶剂相溶。它的蒸气与空气混合,易形成潜在爆炸性混合物。

甲基异丁基甲酮为具有樟脑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m.p.-80℃,b.p.117~118℃,n20D 3960,相对密度0.801,f.p.56℉(13℃),几乎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共沸物,其沸点为89℃,含水23%,含酮77%,能与酚、醛、醚、苯等有机溶剂混溶。本品有毒,蒸气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甲基异戊酮的对环境影响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人吸入1g/m3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麻醉;吸0.41~05g/m3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以及呼吸道刺激症状;低于84mg/m3时没有不适感。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也称甲基异丁酮、4-甲基-2-戊酮。为无色有愉快气味液体。性质稳定。微溶于水,与多数有机溶剂互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具强的局部刺激性和毒性。常用作溶剂(用于溶解四环素、除虫菊酯和滴滴涕以及用于油品脱蜡等)、无机盐分离剂、选矿剂、粘合剂、橡胶胶水、蒙布漆和有机合成原料等。

在中国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甲基异丁基甲酮的危害评估如下:H225/,表明它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19/,意味着它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H335/,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

环戊酮和什么生成1-环戊烷基环戊烯甲基酮

1、环戊酮(也称为己酮)与碱性条件下的乙酸钠(NaOAc)可以生成1-环戊烷基环戊烯甲基酮。具体反应如下:环戊酮+乙酸钠→1-环戊烷基环戊烯甲基酮。

2、首先在混合物溶液中加入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其次过滤分离,分液,油层即为环戊烯。最后白色沉淀用稀盐酸处理,析出油状物,分液,油层即为环戊酮。

3、得到3-溴环戊酮。溴化氢对于α,β-不饱和酮1,4加成,后重排得到。氢离子加在O上,溴离子补在β位,形成3-溴环戊烯醇结构,烯醇重排得到产物。

4、石油正癸烷发酵法利用200#溶剂油或166-182℃馏分中分离制得的正癸烷,以19-2解脂假丝酵母发酵制得癸二酸。新环戊酮法以钯盐-铜或铁为催化剂,在乙醇、丙醇或其他醇的溶剂中,在40-60℃低温和常压的缓和条件下,将环戊烯用空气氧化生成环戊酮,然后用铁催化剂氧化和二聚而成。

5、这里会有盐酸生成,但是以废气的形式产生的,如果你是想做盐酸,建议不要使用本方法。因为邻氯苯甲酰氯和环戊烯在无水三氯化铝作用下加成能制得邻氯苯-鸡-环戊酮的,在这个制作过程中同时有氯化氢气体生成,然后经过废气处理设施处理以后排出。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