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法。由于所收集的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故不能用排空气法,会导致所收集的气体不纯。此时应该使用排水法。不过,前提条件是,此气体难溶于水。
一般用排某种液体的方法来收集。例如一些盐的水溶液,可能气体在其中的溶解度会有所不同,氯气就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收集。不可以用排可燃易挥发液体的方法,例如乙醇等,不安全,而且挥发的乙醇会污染气体。必须是不易挥发的液体。
如果真心想要收集这种气体,绝对是有办法的啊。不排水可以排乙醇排四氯化碳啊。另外,别的实验室通过和空气液化的温度不同,降温进行分离也是可以的。反正很多办法可以收集。
1、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为:(44V1+2V2+28V3)/[Vm(V1+V2+V3)]由推导式ρ=M/Vm可得氮气的密度为28/Vm。第三步:混合气体密度和氮气密度联立解方程。最后计算消去V3,发现V1:V2=13:8,则只要二氧化碳和氢气体积之比为13:8即可 有疑问加QQ 905458067,只要输入验证信息即可,我们可以在QQ上探讨。
2、氮气的相对密度和一氧化碳的相对密度相等,所以它的量不会影响混合气体的密度。也就是说,氮气的量可以是以任意值加进混合气体中。
3、质量=密度*体积 所以OO3气体质量是相等的。物质的里量=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O2是3O3是48,所以OO3气体物质的量不相等,也就是两种气体的分子数量不相等。

当混合气体容器中H2与Cl2的体积比为1:1,即两者体积相等时,那两容器内气体的密度、质量、质子数都相同。
您好!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
两瓶气体分子数一定相同,既然都是双原子分子,那么原子数也一定相同。密度 质量 质子数都要看 氢气与氯气混合气体的相对摩尔质量,也就是说氢气与氯气的比例,当他们存在1:1的关系时,那两瓶气体的原子数 密度 质量 质子数都是相同的。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p1/p2=M1/M2。这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不一定相同(分子量相同的气体,密度相同)。
不同 详细说明一下:体积与物质的量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而气体密度的单位是:g/L,两者的换算是物质的量浓度与摩尔质量乘积等于密度。
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如果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满足题意。混合气体中CO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也是28,所以只要CO2和H2两种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8,就满足题意。
氮气和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相同的,都是2所以只要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分子质量达到28就可以了。
先给你说说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与密度有什么关系:同温同压下,相对分子质量与密度成正比,题中意思就是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氮气的相同。
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V1/Vm),氢气的质量为2(V2/Vm),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28(V3/Vm)。第二步:带入密度计算公式:ρ=m/V。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为:(44V1+2V2+28V3)/[Vm(V1+V2+V3)]由推导式ρ=M/Vm可得氮气的密度为28/Vm。第三步:混合气体密度和氮气密度联立解方程。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气体物质的量相同(粒子数相同),CO和N2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8,故只要氢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相同体积氮气的密度相同即可。Mr氢气=2,MrCO2=44,MrN2=28,十字交叉法得:CO2和H2粒子数比,即体积比为13:8。
由于CO的分子量等于N2,所以它不用考虑。只要CO2和H2混合后达到28的平均分子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