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萘分子中有两种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图中8位为一种,7位为另一种)当然其一氯代物为2种,分别在a、b两个位置。
种,因为萘的结构简式是对称的,故萘的一氯代物有2种,又因为其中一种一氯代物被第二个氯原孑取代后共有7种二氯代物,另外一种的一氯代物有3种,所以萘的二氯代物有10种。
萘的氢有两种,一种是α位,一个是β位。你随便定义,也可以查查到底哪个是哪个。先固定住一个α位,假设被氯取代,此时其余7个氢被取代得到的产物都不同,那么就是7种了。
1、一个是β位。你随便定义,也可以查查到底哪个是哪个。先固定住一个α位,假设被氯取代,此时其余7个氢被取代得到的产物都不同,那么就是7种了。然后固定住一个β位,假设这里被第一个氯取代,然后,剩余的7个位置中α位置不能再用了,会和第一组重复,剩下的β位还有3种。加一起就是10种。
2、萘分子共有8个H原子,见图。已知萘分子中有两种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图中8位为一种,7位为另一种)当然其一氯代物为2种,分别在a、b两个位置。
3、种,因为萘的结构简式是对称的,故萘的一氯代物有2种,又因为其中一种一氯代物被第二个氯原孑取代后共有7种二氯代物,另外一种的一氯代物有3种,所以萘的二氯代物有10种。

1、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1-氨基-7-萘酚,≥95% 中文别名:8-氨基-2-萘酚,7-羟基-1-萘胺 英文名称:1-Amino-7-naphthol 英文别名:8-Amino-2-naphthol 线性分子式:H2NC10H6OH 纯度:≥95% CAS号:118-46-7 分子式:C10H9NO 分子量:1518 8-氨基-2-萘酚 性状描述 针状结晶体。
2、其中8位等同,称作1-位或α-位,8位上取代生成的化合物称作1-位或α-位化合物,例如羟基取代叫做1-萘酚或α-萘酚。同理7位等同,称作2-位或β-位。如果这些为被羟基取代生成的化合物称作2-萘酚或β-萘酚。
3、最佳答案说的鸡毛?啥是萘?啥是酚?啥是环己烯?先查明白了再来不丢人)。我猜你说的是2-环己烯醇,因为羟基命名比不饱和键优先,所以,以包含羟基的碳链为主链,靠近羟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1、加氢生成四氢化萘,进一步加氢则生成十氢化萘。在氯化铁催化下,将氯气通入萘的苯溶液中,主要得到α-氯萘。光照下与氯作用则生成四氯化萘。萘的硝化比苯容易,常温下即可进行,主要产物是α-硝基萘。萘的磺化产物和温度有关,低温得到α-萘磺酸,较高的温度下,主要得到β-萘磺酸。
2、如苯和氯在阳光下反应,生成六氯代环己烷。只在个别情况下,一个双键或两个双键可以单独发生反应。
3、因为萘是轴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分别对称,虽然萘一共有8个H,但是根据等效氢理论,8这四种氢原子是等效氢,7这四种氢原子也是等效氢,所以萘一共有2种氢原子。因此只有两种一氯代物。
4、例如:在不受光的作用下,一个萘分子和一个氯气分子加成得二氯化萘分子,后者可继续加氯气分子得四氯化萘分子,反应在这一步即停止,因为四氯化后的分子剩下一个完整的苯环,须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进一步和氯气反应。二氯化萘和四氯化萘加热可以失去氯化氢,而分别得氯萘和二氯萘。
5、恒压燃烧热Qp(萘,1atm,25℃ )= -5158kJ/mol。萘是最简单的稠环芳烃,分子式为C10H8,是由2个苯环共用2个相邻碳原子稠合而成,无色,有毒,易升华并有特殊气味的片状晶体。从炼焦的副产品煤焦油和石油蒸馏中大量生产,主要用于合成邻苯二甲酸酐等。工业上最重要的稠环芳香烃。
6、用五氧化二钒和硫酸钾作催化剂,硅胶作载体,于385-390℃用空气氧化得到邻苯二甲酸酐。在乙酸溶液中用氧化铬进行氧化,生成α-萘醌。加氢生成四氢化萘,进一步加氢则生成十氢化萘。在氯化铁催化下,将氯气通入萘的苯溶液中,主要得到α-氯萘。光照下与氯作用则生成四氯化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