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氯-2-甲基苯胺是合成二氯喹啉酸原药(除草剂)主要中间体,还用作多种染料中间体。
2、除草剂二氯喹啉酸的中间体,也可制备2,6-二氯甲苯。可用于染棉、黏胶纤维、蚕丝、锦纶和醋酸纤维,也可用于棉布的印花。主要用于染红色,如与色酚 AS、AS-BO、AS-ITR 等偶合均得红色。偶合能力中等,偶合速度较快。
3、馏分冷却后结晶,并通过过滤得到2-氯-6-硝基甲苯。 还原过程:在反应锅中加入盐酸和铁粉,搅拌并加热至90℃。在缓慢加热的同时,逐渐加入熔化的2-氯-6-硝基甲苯。当加入完毕后,进行回流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冷却,加入液碱将pH值调节至8,然后进行蒸汽蒸馏,最终得到3-氯邻甲苯胺。

下午好,根据有机化学的命名规则,对于一个苯环上连接有一个甲基、一个氯原子和一个硝基的化合物,其命名步骤如下:首先识别苯环作为主体,其次是硝基,然后是甲基,最后是氯原子。 根据这一规则,化合物的名称可以构建为“硝基-甲基-氯苯”。
对二甲苯有2种一氯代物,有两种等效位置,一种是两个甲基上的所有h,一种是苯环上剩余的四个h。
如果取代基是单一的,比如氯原子,那么苯环上与取代基相对的位次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因为它们受到相同程度的电子云极化影响。 如果取代基是多个相同的,比如两个甲基取代基,那么苯环上与取代基直接相连的位次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因为它们受到相同程度的电子云极化影响。
氯化-甲基-硝苯。如果你不了解,可参考其他相关有机物的命名规则,比如氯化聚丙烯,过氧化甲乙酮,丙二醇甲醚乙酸酯等等。通常,谁化谁,排在第一位。谁是谁的「基」,依照由繁至简,或者说反应活性升序来命名。DMF,二甲基甲酰胺。主体是胺,主反应自由基是甲酰基,次要反应自由基是两个甲基。
相反,如苯环上带有-F、-Cl等,这些基团使苯环钝化,邻、对位钝化程度小于间位,有利于间位取代。这些称为邻、对位钝化基,如氯原子在氯苯中的情况。最后,-NO-NH3等基团钝化苯环的程度较大,新取代基更倾向于进入间位。这类为间位钝化基,如三氟甲基(CF3)。
苯在高温下,用铁、铜、镍做催化剂,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联苯。和甲醛及次氯酸在氯化锌存在下可生成氯甲基苯和乙基钠等烷基金属化物反应可生成苯基金属化物。在四氢呋喃、氯苯或溴苯中和镁反应可生成苯基格氏试剂。
多数情况氟酰化反应不需溶剂,但也有些需在溶剂中进行。此外,有时还需加碱性催化剂。如胺和酸的多氟酰化常以苯为溶剂,三乙胺为催化剂;糖类的三氟乙酰化是在三氯甲烷溶剂中,以吡啶为催化剂进行的。
苯催化加氢生成环己烷,它是合成耐纶的原料;苯在光照下加三分子氯,可得杀虫剂 666,由于对人畜有毒,已禁止生产使用。苯难于氧化,但在 450℃和氧化钒存在下可氧化成顺丁烯二酸酐,后者是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苯是橡胶、脂肪和许多树脂的良好溶剂,但由于毒性大,已逐渐被其他溶剂所取代。
如砷钙、亚砷酸、氟化钠等。⑵有机杀虫剂。①天然有机杀虫剂,包括植物性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烟草等;矿物性杀虫剂,如机油、柴油等。
公司的部分产品还包括6-二溴-4-三氟甲氧基苯胺、邻三氟甲氧基苯磺酰胺、2-(1,1-二甲基乙基)-5-嘧啶醇钠盐、五氟苯酚、好改五氟溴苯、3,3-二甲基丁酰氯、2,4-二氯-5-氟-3-氰基苯甲酰氯等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