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和硫酸反应,生成对甲基苯磺酸,对甲基苯磺酸经过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对甲基苯磺酸钠,磺酸钠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对甲基苯酚钠,甲酚钠再与SO2反应生成对甲基苯酚,这种反应方法比用硝酸生产安全。
对氯甲苯和水在420至520摄氏度有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对甲基苯酚和氯化氢。
主要合成方法有:对甲基芳香磺酸盐的碱熔融法、对甲基卤代芳烃水解法、酚类化合物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对甲基异丙苯氧化法等。 传统的合成方法主要采用合成法,也可以炼焦、油页岩干馏和城市煤气的副产品混甲酚中分离的到。
您好!我的看法是先加入水,析出的沉淀是对甲基苯酚。然后,对于酰胺,我认为可加入乙酸酐,加热使得苄胺固定,分离即得苄醇和乙酸混合溶液,然后得到的酰胺可以在稀酸作用下水解得到苄胺,再分别蒸馏即可得到纯的产物。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水层,上层为苯甲醚,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蒸馏,收集153~155℃的馏分。下层用稀盐酸酸化后,分出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得到对甲基苯酚(如果酸化后,有结晶析出,过滤,干燥后得到对甲基苯酚)。
②将对甲基苯磺酸用无水氯化铁或铁粉催化下氯化,生成3﹣氯﹣4﹣甲基﹣苯磺酸。③ 将3﹣氯﹣4﹣甲基﹣苯磺酸 高温下用稀硫酸水解,生成邻氯甲苯。①②③反应表示如下:④将邻氯甲苯在高温高压下水解,即得邻氯苯酚。

1、苯酚是固体,其他四种是液体。向四种液体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酸化,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氯化苄。向剩余三种液体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的是苯甲醚。
2、首先鉴别出苯酚:利用苯酚对水 的溶解度进行鉴别。苯酚稍溶于水,加入水后溶液变浑浊;而苯甲醚和苯甲醇由于含有醇羟基和醚基而溶于水,加入水后溶液不会出现浑浊。因此可用水鉴别出苯酚。鉴别苯甲醇和苯甲醚。
3、分别加入FeCl3,出现蓝紫色Fe(C6H5O)6]3-沉淀的为苯酚。苯,甲苯没有现象,再分别加入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的是甲苯。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高锰酸钾被还原成无色Mn2+,而颜色不变的是苯。
4、要使用化学方法鉴别这些化合物,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酸碱滴定法:苯酚和苯甲醛可以使用酸碱滴定法进行鉴别。将样品溶解在水中,加入一滴酚酞指示剂,然后滴入稀盐酸。苯酚会转变为淡红色,而苯甲醛则不会改变颜色。
5、浓溴水鉴别和FeCl3鉴别。分别加入浓溴水,出现白色沉淀的是苯酚,褪色的是苯甲醇。加入FeCl3,溶液变紫的是苯酚,没有变化的是苯甲醇。
6、加入FeCl3就可以鉴别,溶液变为紫色的是苯酚,苯酚可以与FeCl3生成紫色的物质。另一种就是苯甲醇。
理化性质: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或晶体,有腐蚀性和毒性,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溶液或甲苯、乙醇等有机溶剂,能发生缓慢氧化反应.无色结晶块状物,有苯酚气味。可燃。沸点209℃(208℃,205℃)。熔点369℃。
对甲基苯酚的结构式是一个OH和一个cH3连接在同一个苯环上,且甲基和羟基在对位。分子式为C7H8O。
甲酚容易氧化,与光和空气接触颜色即变深,生成醌类及其他复杂的化合物。甲酚的异构体中,对甲酚熔点最高,邻甲酚最易挥发。甲酚能与有机碱、有机酸、无机酸、离子等形成各种分子复合物。对金属有腐蚀性。
CAS号:106-44-5 分子式:C7H8O 分子量:101378 性状:无色结晶,有芳香气味。
其中硝基为强吸电子基,酸性增强;甲基、甲氧基(动态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为供电子基,甲氧基的供电子能力大于甲基,所以酸性是对甲基苯酚大于对甲氧基苯酚;而溴的吸电子诱导作用大于供电子共轭作用,所以酸性应该为增强。
比如邻甲基苯酚和对甲基苯酚。前面的就是分子内氢键,后面的是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可以让能量体系比分子内氢键的要低。。所以邻甲基苯酚沸点熔点低于对甲基苯酚。
1、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苯:相对分子质量为711。甲苯:相对分子质量为914。苯酚:相对分子质量为911。 密度不同 苯:密度为0.88 g/cm。甲苯:密度为0.866 g/cm。
2、苯环稳定 苯酚容易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还是弱酸性的物质。
3、分别加入FeCl3,出现蓝紫色Fe(C6H5O)6]3-沉淀的为苯酚。苯,甲苯没有现象,再分别加入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的是甲苯。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高锰酸钾被还原成无色Mn2+,而颜色不变的是苯。
4、相同点估计就是都含有苯环的结构,不同点,苯、甲苯是苯的同系物,而苯酚有很多它们没有的性质,酸性等等。
5、加入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其它两个无此现象。2,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不能褪色的是苯。
6、苯酚极性值大。根据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得知,苯酚的极性值为25℃,而甲氧基苯的极性值为15℃,因此苯酚和甲氧基苯极性比较苯酚极性值大。比较指辨别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高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