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不同。甲氧基是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上的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是最简单的一种烷氧基,醚键性质,是由一个氧原子连接两个烃基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O—R。作用不同。
醚氧基键连在c上,不是氧上,官能团中带醚基。
这个物质是苯甲醚,苯甲醚的制法有很多,例如在一个比较温和的温度下用甲醇和苯酚起反应脱水就可以制得。
氧甲基是不存在的。甲氧基,化学式为 CH3O-,式量303。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上的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是最简单的一种烷氧基。可以看成甲基醚的一部分。
如:CH3OCH2CH3 甲乙醚 结构比较复杂的醚,可以当作烃的衍生物命名,用系统命名,将较小的烃基与氧一起作为取代基,称烷氧基。
B 是乙二醚,因为它有两个乙氧基。C 是二乙醚,因为它有一个乙氧基和一个乙基氧基。D 是甲醚,因为它有一个甲氧基。E 是二甲醚,因为它有一个甲氧基和一个甲基氧基。

1、甲氧基,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上的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是最简单的一种烷氧基。结构式为 CH3O-,分子量1216。可以看成甲基醚的一部分,是一种供电子基。
2、苯环上的甲氧基是吸电子。甲氧基,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上的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是最简单的一种烷氧基。结构式为 CH3O-,分子量303。
3、甲氧基是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上的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是最简单的一种烷氧基,醚键性质,是由一个氧原子连接两个烃基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O—R。作用不同。
4、甲氧基是一个含有碳、氢和氧的官能团,其氢原子与氧原子相连。在核磁共振(NMR)光谱中,甲氧基的化学位移值取决于分子中的不同原子和环境。
三氯甲烷俗称氯仿,有特殊香甜味的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不易燃烧,密度49(15℃),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苯、石油醚。在光作用下,能被空气氧化成氯化氢和剧毒的光气(COCl2)。
工业上三氯乙醛是由氯与乙醇反应制取。三氯乙醛是生产滴滴涕(见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的原料。
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Ethinyl trichloride; Tri; TCE; CAS:79-01-6 理化性质 无色液体,气味似氯仿。分子式C2-H-Cl3。分子量1339。相对密度4649(20/4℃)。熔点-73℃。沸点87℃。
三氯甲烷在光照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氯化氢和有剧毒的光气:2CHCl3+O22COCl2+2HCl 三氯甲烷应贮于 密封的棕色瓶中 。 工业产 品中通常加1%~2%的乙醇,以使生成的光气与乙醇作用生成无毒的碳酸二乙酯。
芳香族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甲苯胺、甲氧基苯胺、乙氧基苯胺、二甲苯胺、硝基苯、苯、三硝基苯、三硝基甲苯、硝基氯苯、硝基苯胺等。
沸点 165℃ ;相对密度 1309 ;折射率 4459 ;闪点 73℃ ;溶解性 可溶于水、乙醇、乙醚。
先将丙烯与溴化氢加成得到2-溴丙烷,然后与镁反应做成格式试剂,与丙酮(直接使用或利用丙烯与水加成后氧化制取)反应后水解即得到产物。
韩国专利也报道了使用酮类化合物为溶剂合成UV一9的工艺路线。李斌栋等以2,4一二羟基二苯甲酮及硫酸二甲酯为原料,用自制的N一正辛基硼酸二乙醇胺酯为催化剂合成了2一羟基_4一甲氧基二苯甲酮。
首先让1-丁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丁烯;然后丁烯与水在催化剂的作用发生加成反应,根据马氏规则,水中的-OH加到氢原子较少的C上(也就是第二个C上),水中的氢原子加到氢原子较多的C上(也就是第一个C原子上)。
得到的化合物的羰基在二号位置上。得到的产物进行酮式分解,得到4-苯-2-丁酮。加入锌汞齐发生还原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上个氯在苄基那个位置。在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成苯丁醇。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酰乙酯。
合成路线见下:1)2-丙醇 氧化得丙酮。2)2-丙醇与SOCl2 反应得2-氯丙烷。3)2-氯丙烷与Mg 在乙醚中反应得格氏试剂, 在与丙酮加成并水解,得目标产物。
1、第三类溶剂是GMP或其他质量要求限制使用,对人体低毒的溶剂。第三类溶剂属于低毒性溶剂,对人体或环境的危害较小,人体可接受的粗略浓度限度为0.5%,因此建议可仅对用于终产品精制的第三类溶剂进行研究。
2、各组分检出限均远低于通则限度1/1000以下,且峰面积重现性良好(顶空进样精密度RSD应达到0%以内)。
3、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残留溶剂的量不高于0.5%是可接受的,但高于此值则须证明其合理性。
4、通过PDE计算限度:ICHQ3C中收载了PDE的计算方法:PDE = NOEL x Mass Adjustment/[F1 x F2 x F3 x F4 x F5]其中PDE为允许日暴露量,单位为mg/天;NOEL为该杂质的最大无作用的剂量,单位为mg/kg/天。